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74|回复: 12

改造命运的方法《佛说十善业道经》演讲(续一) ---济群法师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1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先引用济群法师在开篇即说过的一段话:% B  j6 F) w# w

3 n, Z/ `  Y2 ?1 {# o“佛法把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叫十法界。十法界的内容,包括六凡四圣。六凡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假如我们不断地学习佛法、修行,不断地扬弃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生命层次就会得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佛、菩萨。相反,如果不懂佛法,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观念,一天到晚培养自己的贪嗔痴,生命层次就会越来越低,将来下地狱、当畜生,或成为蚂蚁、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生命层次有高低,但生命并非一成不变。佛法认为,生命是无常的,是缘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F- N3 Z( Z/ d& W

7 Y' r/ _: \' o只有把我们的生命改造到至善至美、至纯至简,我们生命的光辉才会绚烂耀眼夺目的放射出来,佛法称之为“无量光无量寿”/ v) k# j3 y) l. m. N, \9 \

- W7 l  m9 g( [7 T8 q+ d                          9 H2 i8 `  R5 m* g# c/ n4 ~
(二)、释经题
0 T  H" m* y! p) n4 Y
/ k2 f# ]+ f- N9 O" K: L* A9 F在讲一部经典之前,先要解释一下经题。大家知道,在佛教的经典里,以‘经’字命名的,除了大家熟悉的《六祖坛经》以外,一般人总以为所有的经典都是佛陀亲口说的。实际上,从经的内容来看,很多经典并不完全都是佛说的。在《大智度论》里说到‘经通五人’,即有五种人说的,都可以称为经典。也就是说,除了佛说,还有佛弟子说、天人说等。像《维摩诘经》的很多内容,是维摩诘居士说的;《地藏经》的很多内容,是地藏菩萨说的;《般若经》的很多内容,是须菩提、舍利弗说的。当然,这些经典的内容,是因为菩萨或声闻弟子们,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演绎抉择甚深佛法,因而通称为佛法。《佛说十善业道经》纯粹是佛说的,本经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十善业道,经题已经告诉我们了。因为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内容核心所在,指出这部经到底讲什么,具有画龙点晴的意义。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讲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讲地藏菩萨在因地上的修行和他的愿力;《维摩诘经》,就讲维摩诘的所作所行,通过维摩诘这个人物来表现菩萨道的精神;《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就讲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净土,讲他的悲心和愿力。同样,学习《十善业道经》,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部经讲的是十善业道。
3 |6 y/ m/ B5 E2 L  T9 B4 r. y7 B" t, q3 l
十善的内容大家很熟悉,一共有十种善行。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这十种属于善的行为,所以叫十善业。业是行为,道是原理。这部经阐述了十善行为的原理,所以,叫十善业道。0 u5 Y& h1 s( S$ r; ?
/ ?' u$ X1 S" s: g! A$ l
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梵语叫修多罗,翻成中文为‘契’。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符合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说,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跟宇宙人生的真实相符合,是不违背的;契机,佛陀针对众生说法,那么,就必须要众生能够接受。假如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弘扬不出去,没有人会接受的,起不到教化效果的。所以佛陀说法,非常注重契机。我们今天弘扬佛法也是一样,也要讲究契机。假如不契机的话,佛法的弘扬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P/ x8 G+ t5 ?; @
. T2 s/ U. b5 v
  c1 x4 `. i1 p) `- n7 ?8 N) A
3 [( Y6 j/ F$ [8 v- B
(三)、说译者; {" ~+ `' G" c
3 Q3 L# C. m) _6 }% C4 s
作为一部佛经,必然还有它的译者。佛经来自于印度,因为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的,中国的佛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翻译《佛说十善业道经》的人,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地名,在今天的新疆。什么叫三藏法师呢?三藏法师,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三藏法师很了不起的,我们平常修学佛法,能够精通一、两部经论,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法师对佛法的经、律、论三藏都能够精通,可见他的知识非常渊博,智慧很高深。+ V. \6 k7 S8 f  p5 w

. Q; F3 F' _2 }这位三藏法师名叫实叉难陀。实叉难陀是梵语,这是一种音译。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有两种翻译形式:一种是音译,还有一种是意译。音译,是根据梵文的音,用中国语言里相似的语音翻过来。像‘般若’、‘涅槃’等都是音译,还有很多咒语,如《大悲咒》、《楞严咒》等,也都是音译。
( v! Z" L9 Q: F. p; b  R$ K7 u: q
9 g- h9 s* [1 R2 G4 e另一种形式是意译,根据梵文的意思翻译过来。例如,实叉难陀译成中文是‘学喜’。一般的经典,如《弥陀经》、《华严经》等,都是意译。实叉难陀法师,在唐朝的时候来到中国,他翻译的经典很多,除了《十善业道经》,还有《八十华严》、《地藏经》等,对佛教在中国的宏扬影响很大。
; ^; V& I8 f) b4 ^# L
% X6 S0 G3 r/ W8 b& n3 I[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1 08:56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如何看待一部经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0 O" Y2 }7 Y7 ?" c  |3 G0 f
6 ]% z3 ~( s, Q‘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两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说的’。8 v* {5 L+ P0 S! D

$ d% X- y+ H7 }+ @) w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汉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 R7 J. k& s, D4 Q. ^& Y' U2 c" c9 P; e' a: X  q/ O; |/ N1 K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 S5 Y3 J+ D+ h- V" a

( U% o' a' |/ O. e+ U0 o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当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著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心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J- _  J! }+ K- X+ v6 R3 [( Q6 Y. j
+ R" {  v; V- R4 f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种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术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 b( e6 h8 x7 `' N3 p; S5 J+ h8 }5 v. T' J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解脱烦恼。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他们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由于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差别。2 N  N" D; V0 G7 c7 d
4 ^4 f$ H: }" Q* p6 P. o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1 @& D0 @2 J+ a( G7 s
- e: e6 R; {' c3 v1 x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是这次法会的场所。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见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9 }+ o& u+ o: }; l8 Q% ~  `- N8 M3 q% r% G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不一定的。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的有两众,即优婆塞、优婆夷,翻成中国话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就称为近事女。
2 d7 E  U: F& T* l; `
) }3 H7 p' [6 E6 ~" l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住。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种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验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b, i+ O* Q' {& q+ c, X& N
! D& Q7 Q1 a. U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同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尼戒。4 b) ]  W: M4 P" b) e! ?

0 h' r7 t3 f7 `8 z# M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十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见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5 h. R( q7 ^* k

9 j* V2 B8 z' _) Z6 E# d此外,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希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泥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说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 t; }$ w. l( _7 G! b; F) Q& e' \9 {& T" _$ }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都是大菩萨。
) H2 n5 ~" X  f# J1 y9 D
- S0 r! \. a# e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E) @" }! h/ E( ^6 ~$ I0 z, y0 c! S
1 f! A& m; Z. f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1 09:10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谁是创世者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
* q, n- e& k0 c) \: b* t% f0 B% d, M. J( _& T; s/ y% t% E
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
4 ~; u1 e2 ^4 O* y% a( J
  q+ j6 v( {, {1 q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7 k- \+ \- W+ P8 L6 W# w

8 j; I& `8 t  a/ w- m/ V0 \; O* d+ c
这段经文解答谁是创世者。古往今来的宗教、哲学都非常关心世界是谁创造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人间的吉凶祸福又是谁决定的?人类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起初归结到神,认为是由神决定的。最早的是多神论,认为世上有很多的神,像风神、雨神、太阳神等,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由神决定,都是神在控制。接著,多神论发展成二神论,认为世间有两类神:一是善神,二是恶神。善神决定人间的善事,恶神决定人间的恶事。再接著,二神论发展成一神论。一神论是目前信仰最多的一神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当我们翻开基督教的《圣经》,就可以看到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万物。伊斯兰教也认为,世界万物是主安拉在几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大梵天在几天内创造的,大梵天用不同的部位,创造出了不同等级的人。其实,这种观念中国也有,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盘古就是一个神话人物,说他创造了天地。这都是有神论的主张。无神论者则认为:世界不是由天神决定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像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无神论者范缜先生就是这样主张的。他写过一篇《神灭论》的文章,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神,人死如灯灭。至于人生的命运、吉凶祸福,基本上都是偶然的。当时,佛教在南朝非常盛行,人们把佛教归纳为有神论的范畴,所以佛教徒与无神论者展开了一场辩论。当时有一位叫萧子良的人把范缜找去,质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就如同树上的花朵一样,虽然一起开放,但随风吹落,有的花被吹到厅堂上、漂亮的座垫上;有的花却被吹落到粪坑里、草地上。殿下您就像飘落在厅堂上、漂亮座垫上的花;我则是掉在粪坑里的花。范缜把人生看成是一阵风吹著的花瓣,没有什么力量在决定著,完全是偶然的。另外,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中,唯物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物质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物质派生出意识;唯心论者以为有不变的基本精神元素,为万物生起的始基,主张由精神派生物质。
4 W$ j& d, k( D5 E% b- S+ O& ?2 `) b6 g4 O9 B. B  z2 ~- J

/ X  a( D1 C/ M佛法,既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更不赞同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主张。这段经文基本上反映了佛法对谁是创世者的答案。‘尔时世尊告龙王言’,这里正式进入经的内容了。‘尔时’,是那个时候。‘世尊告龙王言’,‘告’,是告诉。这里有八千大比丘,三万二千大菩萨众,为什么佛陀只对龙王,不对别人说法呢?不是的,佛陀说每一部经典都有一个当机者。有的经典以舍利弗为当机者,有的经典以须菩提为当机者。现在我们学习的这部经典,以龙王为当机者。所以,虽然是对龙王说的,但也是对大家说的。$ u6 Q$ N7 F% z* _# p

8 M2 E/ O! g2 n) m, _# p1 v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一切众生,这个范围很广,众生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说,包括人和一切动物。‘众生’是五蕴众缘和合而生的意思。众生,在佛经中,又称为有情。情,是情识,即有感觉的、有情绪的、有思维的称为有情。反之,不能思维的、没有情绪的、没有感觉的称为无情。所以佛法把世界分为两类: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有情,是众生另外的一种称号。‘心想异故,造业亦异。’心想,是心里的想法,包括思维、念头。众生因为思维的方式不一样,念头千差万别,‘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世界的差别根源是什么?谁决定世界的差别呢?在佛法看来,它既不是神决定的,也不是别的东西决定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在二时课诵中,引用了一首《华严经》中非常著名的偈子,阐明了这种道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成佛、菩萨、罗汉、缘觉乃至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都是取决于有情的心念差别。那么,可以这么说,世界的一切差别,都是由于心念的差别。平常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如面。每个人的面孔长得不一样,是因为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不一样。所以在《阿含经》里说,‘心种种故,色种种’,因为心有种种的差别,所以显现出来的世界才有种种差别。
0 D2 _" R) U" ^: U  G! \& p2 g6 N& j& t' ]9 Z. K* H
再从人类社会来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很大。原因是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而思维方式又取决于观念、思想、心念。另外,世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譬如,有的人学佛,有的人不学佛。学佛跟不学佛的差别在哪里呢?因为心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佛法感兴趣,有的人对佛法不感兴趣。同样,在信仰的范围内,有的人信佛教,有的人信基督教,有的人信伊斯兰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每个人的‘心想异故’,思维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同样在没有信仰或有信仰的人里边,各种人选择的职业不同,有的人喜欢做生意,有的人喜欢从政,有的人喜欢学术研究,有的人喜欢教学。为什么会有这许多差别呢?理由还是‘心想异故’。所以,世界的差别,是根源于人类心念的差别。
$ m  z; C, ^# L4 h: q) q+ @* K3 s1 K' A) L; \
从心念的差别到世界的差别,需要有业的力量。业,是行为。人们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人们的行为也不一样。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一种行为产生了以后,不是结束,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当行为发生了之后,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思维里边,保存到意识中,人的生命在延续过程中积累下许多的经验。所以,一个人当他活到七、八十岁的时候,人生经验就很丰富了。生命是无尽延续的,除了今生今世,还有前生、前生、更前生……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著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p% _/ x1 ~( l) N: x: F+ f
" B3 Q, |( [8 N; a& ~0 i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7 W. M" K" n4 Z& s, h- E0 N
4 H' N1 {! `4 }" U; D2 I8 s[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2 09:35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定业和不定业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下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7 m2 K: z( }& {* R; s( y5 a% r: x6 L; o- F8 M% H

) K$ \) S. Y, V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谅,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报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1 j2 q  g- S4 i: f" e
' i5 x6 s' g' D& Q) s1 F7 s
2 t2 X4 }8 p; K& w' ]2 I. c  X- q2.共业和不共业; K5 N! a7 d7 I8 b
$ a" [: p& U3 u. C, r# k
8 X- g+ p3 a9 B$ n" \1 N) W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一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他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力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6 }3 ?1 y! K( X! B! s  O
4 c% ?7 k3 y6 ]7 ^* o1 S& P
) L6 T& s; J" }" u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N% M. ^% r; H, a! e; u) y1 \

9 P+ p0 o* q; _
5 I: B6 c3 A  c4 A% F0 _3 Y1 T7 t- v3.引业和满业) a( \9 F" ^* i% v
2 D+ _6 n; ~$ b8 P9 N
8 E) n5 B/ Q4 X) e3 U% ^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著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5 Q( @/ P( z# G5 A2 {

: ^* [0 G5 U3 N& Q5 B+ r: w! s$ z; i
. D, ~: i' M6 {* n& `; f1 H' E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长得庄严,有的人长得很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相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g2 F9 R- V6 G# Z* U, ^ & y, l2 @, B" Q! d( E9 I/ b$ q

8 o2 d. C& }( l! M: c+ O9 c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像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5 ~" x+ f( P" h4 e8 [ . s6 M2 y9 X1 G9 s" G9 K" O
4 j' i. }( G9 f5 r# _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公安局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公安局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公安部门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著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公安局破获,他也跟著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u( k% t5 S! a
" H7 d) t5 F* j2 S7 X, ?5 L# n
# v5 e- n0 Y) \5 G6 m/ u1 s9 ?7 f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业亦异’,所以才有了‘诸趣轮转’。诸趣是指五趣或六趣。五趣指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五趣构成了生命处境和状况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天道的众生要比人道的福报大一些,处境在五趣里是最好的。其次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叫三恶道,生活条件一道比一道差,地狱道的生活处境是最差的。天道、人道和三恶道合起来叫五趣。那么,五道的差别取决于什么呢?它的根源就是‘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心想不一样,干出了种种善恶业,所以才有‘诸趣轮转’。有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根源于心念。这样看来,佛教似乎是唯心的,主张心造万物。这是不是就是西方哲学上讲的唯心论呢?不是的。西方哲学唯心论学派所说的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是神的代名词。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不从他物所生;佛教说心是缘起的。在《成唯识论》中说到:‘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总之,佛教认为:心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说的唯心,与西方哲学上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佛陀现在提醒龙王,就叫一声龙王的名字,告诉他,‘汝见此会’。什么叫‘此会’?是佛陀当时说法的法会。就像这次西园寺讲经,当然,佛陀的说法场面比我们壮观多了!有八千大比丘,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而我们现在只有几百人。参加这次讲经法会的听众,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之外,还有大海中的‘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因为佛陀是在龙宫说法,所以提醒龙王说,你看这次法会,除了大菩萨、大比丘以外,还有鱼、虾、螃蟹、乌龟、鲨鱼、鲸鱼等众生都来听佛陀说法。在咸海中有种种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从最高级的生命佛陀,下来是大菩萨、大比丘,到比较低级的生命龙王,都在这次法会上。龙王虽然神通广大,但它属于畜生道。龙王在畜生道里生命层次是比较高的,再下来是鱼、虾之类,真是千差万别。+ o9 p5 _6 [4 F/ Z: u  V

4 m1 D' h! v$ q- F
" x/ G4 ?. |/ X* a) Q4 G‘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的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首先‘心想异故’。因为有情的念头,思维方式不一样,造下了善不善的业力,由此招感不同的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业、语业、意业(即行为、语言、思想)。对一般人来说,表达出来,能直接伤害到别人的主要是身业、语业。比如说你骂别人,对方听了会难过。你帮别人做事,对方能得到利益。可是意业就不然,你讨厌别人,恨不得把他杀掉,但你见了人家满脸堆笑,他却不知道你在恨他,甚至认为你对他很好呢。但是,如果是修行有成就人,他的意业就可以直接杀人了。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意念是经过训练的,和一般人不一样。不要说那些高僧大德,古代修行有成就的仙人,或社会上那些练气功的人,有的人练得特别好,练出了特异功能,可以用意念把树枝折断。7 v- R# @; S9 @) W
- {( f2 V2 T; C3 o: B, r
7 M9 S4 R; F0 ^
在《唯识二十论》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仙人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这个仙人靠什么力量呢?靠意念,用他的意念下了一场冰雹,结果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意念具有伤害的力量,一个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人。‘意业所致’,众生的身、语、意业都能产生行为,都能造善和不善的业力。由此可见,世界的差别,是因为心念的差别。心念的差别,又导致了行为的差别。有情行为的差别,又导致了世界的差别。* H. K: c% |1 d" M

. Y+ r8 f) [+ U, A[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2 09:45 编辑 ]
老柳教车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心物现象的透视

忘了介绍,这部经是济群法师讲于97年春苏州戒幢律寺0 ~8 ~. g8 g$ _2 a* c! Y
0 j: _' `3 t8 @! l6 D$ N2 W4 B  n
演讲完整原文的链接:http://bookgb.bfnn2.org/books/0007.htm

7 Q" U& i$ L0 S9 M& I$ A
6 h, X% ~  o! p$ i4 ~; a* O
  D1 v; C9 Q5 g8 ~, A【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
9 \8 l0 ?+ ~& ?1 c# f. U% O7 I: P# {
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
8 p+ G  V# m) _; z) ]0 G
8 M. W% L/ z1 ]皆不思议,自性如幻。】

9 v8 G4 w7 `" w% t/ o, B8 w$ S
9 H. F& g* E  r' Z) s$ u1 r3 K# Q0 Q% a
众生行为的差别,构成了这个世界,包括精神和物质的两个方面。那么,对于心和物质的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呢?人类许多痛苦,都是因为对世界不能正确地认识而造成的。由于我们对心物构成的现象世界,不能正确认识,从而产生很多错误的行为、执著、烦恼,所以造成了人生的痛苦。要想摆脱人生的痛苦,首先对世界要正确地透视,树立人生的正见。
2 C. C1 W' z( z" T+ q* L
! [8 @( T4 S0 N, l" s‘而心无色不可见取’。前面说过世界是由心造成的,是由心念决定的。那么,心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经中说:‘心无色。’物质现象在佛教中叫色,为什么叫色呢?因为人们对物质现象的认识,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通过颜色来认识,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颜色在佛教里叫显色,形象在佛教里叫形色。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颜色和形像,就无法认识物质现象。就像有人问桌子是什么样子?我们首先会告诉他桌子的形状,它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其次告诉他桌子的颜色,是红的还是绿的。通过眼根认识的桌子,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p$ t1 Q& r1 T/ V
1 {9 ~0 J# P( c  {1 ^
物质称为色。可是心呢?它是无色的,既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你们说心是什么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有的人骂人:那个人的心真黑!其实,这话并非指人的心有黑有红,而是一种形容。心没有颜色,也没有体积,它不是一个固体,所以‘不可见取’,心是看不到,也抓不著的。
. l% Y0 m8 U- H. b
& D2 g) e" e& O+ n‘但是虚妄诸法集起’。这是佛法对心的一种特有的认识。古代的宗教、哲学说到心,往往跟灵魂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的主体是灵魂。灵魂是一个固体,印度的宗教叫作‘我’,就是‘神我’;西方的宗教、哲学里称为灵魂。世界上的万物都可以变化,但是灵魂、神我却是不会变化的。而佛法认为,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佛陀在这次法会上告诉我们,‘但是虚妄,诸法集起’,心是虚妄的。虚妄,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从佛法的智慧来透视,都属于虚妄,因为是妄想构成的。所以,世界是妄想的产物。* ~# y; ?3 T$ S1 o) c& ~
: h. I6 @9 \! W9 @' J
佛法所说的妄想,跟平常人们所理解的妄想不太一样。平常人们所说的妄想,一般是指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行的想法。佛法认为,凡是不能够认识真实的、通达真实的想法,跟真理不相符合的想法,都称为妄想。这个世界是妄想的世界,因为众生的妄想千差万别,所以才造出千差万别的世界。
6 |" V" N. j" @+ b
# g+ z* @: v2 G" q1 y- Y人类在接触虚妄世界时,产生虚妄的认识。有情的六根,面对六尘,六根就像摄像机一样,把六尘境界摄入到思维中。一个人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心态,构成了思维。思维是什么样的东西呢?思维,其实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思维往往取决于经验,是经验的积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经验,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 d0 u6 h* n% d* B1 d

5 O7 S' ~) t0 m2 K% k 在《楞严经》里,把心叫做‘前尘影相’,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什么叫前尘影相呢?就是六根认识六尘之后,六尘落下的影子,就构成了我们的经验,再由经验构成了思维。人的经验也会散失。人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情生命的延续就像流水一样,一条河的水在流的过程中,会把很多小河的水容纳进来,从而使河水量越来越多。但是,河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又会从其他的地方消失,或因太阳的爆晒而蒸发。同样,生命之河在延续的过程中,随著自身的观念,会扬弃很多东西。假若观念正确的话,会扬弃很多不好的东西,而接收很多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转依,人格得到提升。假若观念错误,就会扬弃很多好的东西,接收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样就会使人格越来越堕落,最后甚至成为蚂蚁、蚊子、苍蝇。所以,生命的可塑性很强,它完全靠我们去塑造,不是固定不变。4 ?7 p; a* `: C2 l) V/ h/ K0 B
5 E% g. b! l# b" w  G5 q; S1 Z

! q" E7 P% t" J0 j- c* a7 I$ p一个人学习了佛法之后,会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扬弃错误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生命自然得到净化。相反,如果不学佛法,在错误的观念指导下,干种种坏事,生命就会越来越堕落。所以说,生命是‘诸法集起’,是缘起的,是因缘所生的,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是无始无终的相似相续,所以‘毕竟无主,无我我所’,没有一个主宰。你说生命是什么样子啊?没有一定的。一个人在没有学佛之前,他也可能是一个坏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有一天他的念头一转过来,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啦,从此成为一个大好人,变成一个大善人。
9 Y; @5 v/ N% [: J* t2 p! G8 H
6 e* C# W9 Y( ]# @: v
2 N) v- H8 B" Q9 l" c/ a. o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快乐的时候和痛苦的时候,好像不是一个人。当一个人由坏人转变成好人的时候,往往也是判若两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他自己也觉得原来的‘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个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坏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当心情好的时候,他会想我那时怎么会心情那么的不好啊?那个时候的‘你’又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生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但也不是捉摸不定的,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生命是有缘起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塑造它,怎样去培养它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生活,那他就会给他的心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活在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中。反之,如果一天到晚攀缘、妄想、执著,想通过念几句阿弥陀佛使心态得到平静,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梦!% ]  b' b* Z& t0 i! \* {
3 K) c. \  |- h
所以,想拥有一种良好的心境,就得修行,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六尘境界。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观照人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不是固定的东西,但它也不是不可以把握的。心是可以把握的,就看你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因缘。所以说‘毕竟无主’,心是没有主宰的。‘无我我所’,这个‘我’是哲学术语,不是一般所说的我,它的意思是‘常’、‘一’、‘主宰’不变的意思。常,是永恒的;一,是孤立的;主宰,是自由的支配一切。这三方面的涵义就是‘我’。其实,心态并不是这样,心态不是孤立的,心态不能离开条件,不能离开经验。离开了经验,思维将是一片空白。; z: r/ u/ S  j" \* p+ S7 a8 m, Z
" j7 n3 q- g8 p5 L
心态的无常变化,说明这不是常一不变的,所以说无主、无我、无我所。无我,是佛法的特色。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是无我。外道认为‘有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叫‘大我’,天神、上帝是大我,它主宰著整个宇宙。一方面叫‘小我’,是人的灵魂,它主宰著人生。大我又叫‘神我’。佛法用缘起的智慧去观照宇宙人生,发现了既没有什么神在主宰著宇宙,也没有什么灵魂在主宰著有情的生命,所以佛教讲‘毕竟无主、无我、无我所’。& I  n3 b& s8 u6 K/ S8 Z

$ A) O& c, _! L! G
: M. A, |+ I/ t; m, i. F: Y4 u‘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现在再来看看物质世界,对物质世界应该如何去看待呢?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虽各随业,所现不同’。每一个众生由于业力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所认识的世界以及生命存在的状态,也都不一样。但‘实于中无有作者’,就是没有一个创始者,没有一个能够主宰生命的、一个固定不变的主体。
+ f+ a% [  y; K2 `% H1 E; m6 R* m; A# X# X0 H# X" k
‘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所以说一切法,都是不思议的。就是说,一切法都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通常人们想像一切都是实在的,都有一个实在体,这种实在感在人类的生命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执著,像原始人起初不知道做梦是假的,认为做梦也是真的。又像智力没有开发的小孩,看到镜子里的影像,会把它当成是真的。现在的人虽然知道镜子里的影像和梦中的景象不是真实的,但是会把眼前所见的一切如桌子、房子以及地位、财产等等看成是实实在在的。总的来说,人类把世界看得很实在,因为看成是实在的,就会去执著,对世间的一切名利、地位、得失等都很在乎。因为把世间看得很实在,就想到永恒。古代很多帝王就追求长生不老。现在生活得比较好的人,也会拼命地追求健康长寿,并且希望事业永恒,希望人际关系永恒。对这种永恒的认识,跟客观事实真相恰恰相违背。所以在佛教讲的三苦中,有一种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无常本来不是苦,无常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它本来不足以构成痛苦。对一个圣者来说,行苦是不成苦的。但是,凡夫众生对世界不能够正确认识,因为把一切都看成是永恒的,所以,当无常到来的时候,痛苦跟著也就来了,这是一种事与愿违带来的痛苦。
& D3 e' H0 u2 I. u( J- `% m1 Y* ^  @. X% W; P
《心经》说‘五蕴皆空’,就是要破除人们实有的执著。学佛者要意识到人类认识的缺陷,不要随著自己的感官、感觉去认识世界。所以一切法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我们的妄执,不能过分地相信我们自己的妄想,要认识到‘自性如幻’。自性,是一种实在体,是永恒,永恒的实在体是不存在的。1 p  w. B& K; w
  g; y  s, u, q: D# L5 A' D  z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3 10:09 编辑 ]
鲜花(2)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N- q- Q9 B) O& t6 m

3 J2 U2 }) U2 T  y+ J) Z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
+ Z: I: `: X( ^8 Y- @* V( X0 K# ^+ p  l! b- n1 F8 u# Q7 f
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
4 r. j9 j7 P, I" t1 U
6 H9 o- [" I+ ?) K) H莫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 S7 c7 r, c+ A9 p
  T6 S$ C0 D, F! A, r+ y; A1 X2 r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
: _2 n  g( H  a/ x; ^% C8 p
1 C( b, _  u8 g8 Q2 F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6 W$ ?+ y5 d4 N' d) z: j, \

4 E# C" Y9 K: E4 g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
0 P1 A! I  K8 @1 u: ?! {5 ?
; I- X6 u# W: R8 c; l7 n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 [5 E) v7 }! g$ n
6 B; ?+ I% Y4 b% R从这段经文开始,讲第四个问题,即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的问题。‘智者知已’,智者,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跟没有智慧的人差别在哪呢?有智慧的人,是具有洞彻宇宙人生真相能力的人,能够正确地了解人生,正确地了解宇宙。反之,假若没有洞察宇宙人生的能力,虽然有很多的学问,有很多的知识,乃至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那只能说你有世间的知识,有生存的技能,有文化修养,而不能说明你是一个智者。所以学习佛法的人,不是为了增长一些文化知识,而是通过学习佛法后,能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知道因果,知道无常,知道现在种了什么样的因,将来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 v4 s4 K. }* V6 m) Q1 W2 t  c$ L9 \: V7 x+ G
因为知道了无常,就知道人生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就有能力去规划自己生命未来的前景。要修善业,只有通过修善业之后,才能‘以是所生蕴、处、界,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这就是说,现世种了善业之后,将来才能招感身心世界都是清净庄严的。蕴、处、界是佛教对世界的归纳说明,世界上的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考察其构成元素是由哪些成份组成的?在佛教里有三种简单的归纳方法,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五蕴、六处、六界。
" [- W" Y/ h- g$ T/ E
) Z& a- z9 l: Y& t$ \  T$ t五蕴,主要是对心理的详细分析。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现象,属于心理状态。世间的一切法虽然很多,都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5 J  x) P- k3 H4 j" e9 w, w6 J. H. ~- S2 i3 r
处,指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六根,指生理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有情认识世界的六个渠道,主要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意识思维到的来认识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的六根。譬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眼睛,就失去了被眼睛所认识的颜色世界;如果耳聋了,就缺少被耳朵所听的音声世界。六根所认识的世界是六尘。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鼻子嗅气味,舌头尝饮食,身体接触环境,意识思维法尘。2 j1 L& \# `7 H2 h" _  {+ ^2 Y

$ }, Q* _7 k  r# i, ^' U六根对世间的认识就像六个仪器一样。如果仪器精密,对世界的认识就很深刻;如果仪器粗糙,对世界的认识也就很肤浅。学佛修行,是要对这六种‘仪器’进行加工,把‘仪器’加工好了之后,将来才能够真正地洞察世界的真实。所以六根、六尘包含了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世界,由能认识的和所认识的相应,就产生了六识,构成我们的思维世界。
4 j7 P& N. X, t6 u8 `, O! g/ L9 K/ W
界,是十八界。十八界,指六根、六尘、再加上六识。六根是生理世界,六尘是物理世界,六识是心理世界。整个世界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认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招感什么样的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能对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佛教认为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和改造,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皆悉端正,见者无厌’,人类造了善业之后,将来招感清净庄严的世界,大家看了之后喜欢。譬如你长得很庄严,人家见了就生欢喜心。
) k4 H! |% L/ l  W* J) y) E9 @1 X1 h. s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从这段经文开始,佛陀根据这次法会的现场情况,举例说明业力对人生、对生命的影响。首先举的是佛身。在一切有情生命现象中,佛陀是最庄严的,福德是最大的。平常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不可以看见的,法身无相。报身,是佛陀为大菩萨示现的,有八万四千种相好,清净庄严,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化身、应身,为应化之身,是佛陀为二乘人及凡夫示现的丈六金身,和一般人的形象长得大体一样。但佛陀具有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好,在人类的相貌中,是最圆满的、最清净的、也是最庄严的。
- V) i3 h6 q% u+ B" y" Z% H# g" T
佛陀为什么长得这么清净庄严呢?‘从百千亿福德所生’,佛陀之所以有这样的相貌,那是因为他在三大阿僧祗劫,漫长时间的修行,普渡众生,才获得这样大的福德!佛陀是福智两足尊,福德、智慧都已经达到圆满了。佛经里说佛陀的任何一种相好,都是经过了长时间修行的结果,才招感了‘诸相庄严,光明显耀’。诸相,是三十二相,佛陀的金身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无比的庄严,众生见了都生欢喜心。‘光明显耀’,佛陀不仅庄严清净,而且还时常放光动地。佛陀放出的光能照得很远很远,比太阳光不知要强多少倍呢!‘蔽诸大众’,佛陀放出的光照到大家的身上。‘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梵王,是色界二禅天的天主,叫大自在天、大梵天。印度人认为:大梵王是人世间最高的神,他的福报很大,人的命运都是由他决定的。梵王能放出具大的光明,但佛陀一放光,即使有无量亿梵王身上放出的光都不见了。
$ o) x# S6 b% M% Y6 C$ i$ N! w; _' P- v1 _! V: M' _
中国佛教里有一个故事:说唐朝的道宣律师在终南山里修行,由于持戒很严,感得天人送供,他自己是不煮饭的,到吃饭的时候,天人就主动地把饭送来。有一天,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去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留窥基大师住一宿。到吃饭的时候,天人没有来送供。道宣律师想,本来想请窥基大师吃天人送来的饭,怎么今天天人不来送供呢?道宣律师感到很奇怪。窥基大师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走了。到了中午,天人又来送供,道宣律师就问天人,您昨天怎么没来送供?天人回答说,昨天由于白茫茫的光明太大了,怎么也找不到路,所以没来送供。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去追究,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大的光明能掩蔽小的光明。‘其有瞻仰如来者,莫不目眩’,只要看到如来光明的人,都会感觉到如来光明的殊胜。
- ~- G. Z+ T$ w1 |# k# U4 D6 H( n, o) X# M1 C5 @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现在再看一看诸大菩萨,像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大菩萨,他们在福德和地位上,已经接近佛了,但是比起佛陀来,他们还是要差一点。这些大菩萨虽然比不上佛,但在福德方面也是非常圆满。如果说佛陀的功德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这些大菩萨就像十三、十四的月亮一样,比起十五的月光当然要暗一点。这些大菩萨都长得‘妙色严净’,也是十分清净庄严。为什么会长得清净庄严呢?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呢?不是的。‘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这些大菩萨也是由于过去修集善业的缘故。当然,这里说到善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指的是十善业。佛法所有的修行,五乘所修的法门,从十善到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摄,大慈大悲,所有的一切都称为善业。大菩萨们由于修各种各样的善业,所以,才成就了福德庄严。
' a$ X1 P6 R8 |. v; u! Z2 B
7 R( A, u8 l&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看完了菩萨,再转过来看看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也很有威德,那些天人、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达婆、紧那罗、摩侯罗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福德威势呢?也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生种了善因,通过修布施、修禅定,种下了各种各样的福德,所以他们的福德威势都很大。比起一般的众生,他们的福报显然要大得多了,但这些福报并不是上帝决定的,而是他们在过去生修善业招感的。% N& {- m; T5 t( ]4 C& n

1 I3 @( p5 s, F( ^7 U) p2 r8 h ‘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再看看海里这些众生,鲸鱼、鲨鱼、螃蟹、乌龟、蛤蟆等等,这些众生比起天龙八部又差多了;再和佛菩萨的威德庄严相比,那就简直差得太远了。这些众生‘形色粗鄙’长得很难看,‘或大或小’,有的长得很大,有的长得很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它们心里的念头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所以造的业力也不一样。由于众生造下各种各样的不善业,所以才堕落到三恶道中。‘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通过对前面的观察之后,看到佛菩萨的相好庄严,看到天龙八部的威德,我们应该深思一下,希望自己的未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现在就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念,造什么样的业力。: Y9 q! `; G- h0 o" z! C* ^
3 c  |/ @" p; g) E: v/ x
我想佛陀讲经的法会跟这次法会一样。这次讲经法会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家的、出家的。就在家众而言,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都不一样,福报也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千差万别呢?其实也就是业力不同。所以我们要记住:各有因缘。希望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结果,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所以佛陀说‘是故随业,各自受报’,随著过去各种不同的业力,现在接受不同的人生结果。+ S' B0 w% X7 ?* j! @- o7 \
3 \6 Y% M. W* |6 c/ ?
‘汝今常应如是修学’,这是佛陀劝勉我们每一位众生的话,要‘如是修学’,要明白因果道理,要修善业。‘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也要让一切众生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盲目地去追求些什么。‘修习善业’,了达因果的前提就是修习善业。所以这里的善业,不仅仅指十善,而是泛指佛法里的一切修行都属于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对因果的道理要深信不疑。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但是他们对因果的信仰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把相信因果的程度订十分为满分,那我们问一问自己,相信因果的程度有几分?是二分、是三分、是五分、是八分、还是十分?日常法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录音带中讲到知、量、次第。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是否都应该问一问,这种信仰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你说我懂得因果,我懂得缘起,我也懂得无常,我也懂得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的烦恼还是依然如故。当我在干坏事的时候还是干得挺带劲的,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佛法的道理在相信的量上太浅了,而这种量要通过积累,通过体验,它才会深化。假若没有积累,只是随便听人家讲讲因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支配自己的还是故有的观念,而不是佛法的因果,没有把佛法变成自己的观念,没有深信不疑,那么,佛法怎么可能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呢?!所以说,对佛法任何一种道理的信仰都涉及到深度的问题。为什么要多闻?原因就在这里,多闻具足,多闻薰习,才能深化我们对佛法的认识,才能达到‘正见不动’的程度。" R, d- g$ T& Q) h: ?

, s- _5 l1 S" U5 V3 h3 \8 z- X‘勿复堕在断常见中’,是指不要堕在断见和常见中。断见,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因果,干过善事或恶事,干过就没有了。常见,认为什么东西都是永恒的,人永远是人,猪永远是猪。这都是错误的。学习佛法,对因果的相信,是要把因果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来认识,这是一种辩证的因果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因果观。像宿命论者的因果观就是一种常见,一种形而上学的因果观。; N* a' h/ _" w6 {: [& y

/ j) |  K( @3 F4 c& {‘于诸福田,欢喜敬养’。知道了因果之后,就要喜欢种福田。福田有三种:一种是敬田,是对三宝的恭敬布施供养;一种是恩田,是对自己有恩的人的供养,像对父母的供养,从这里我们也能得到极大的福报;一种是悲田,悲田是我们悲悯、慈悲的物件,像社会上那些贫穷的人,要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这是从悲心中培植福田。‘欢喜敬养’,是要我们喜欢做这三方面的事情。
* P/ ?% D/ l; s) P; r! M4 K4 L! P1 ?) o/ I: P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如果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增长福报、威德,也能像佛菩萨一样,能够得到世间人的尊重。
: L6 h, p# d$ t7 o! d9 _( n' U5 o- W4 h  p' D
通过以上经文的学习,我们基本上了解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认识到佛法与世间外道所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佛教讲缘起因果。佛法因果观的核心是业报轮回理论,业力学说是佛教的特色。佛教的业力学说跟其他宗教的神创说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 P5 f6 t/ Y' D1 y/ F# B# T% ]* M; Z

0 ]3 S, i4 L: K0 Y% r0 p8 x第一点,业力学说告诉我们,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力而非他力。人生的命运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外在的力量──神决定的,也不受神的支配。
+ u) p3 s& ?: A/ A1 _
/ v& E* o3 w  }4 _  p1 F第二点,在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则认为,神创造了人,人与人的差别是天生的。像基督教就认为,有一些人是上帝的选民,而另一些人则是上帝的弃民,如果一个人是选民,就能得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如果是弃民的话,就得不到上帝的特殊照顾。又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个种姓,就是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这四种姓天生就存在著差别。但在佛法看来,人没有天生的差别,人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人生的一切现实,都是暂时的。你今天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是暂时的,无常变化的。也就是说,今天你很有地位,明天也有可能就会失去。今天你很有钱,明天也可能就没有了。这些都是没有一定的。9 H; ~( Q5 i) |. n4 E( d3 T
& c3 s- k* |" O! M4 j
第三点,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是绝望的。从业力的角度来看,众生随著自己的业力,未来前景总是光明的。为什么说是光明的呢?假若我们相信因果的话,我们就造善业,造了善业之后,就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而神教却认为,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就会永远升到天堂;如果做了恶事之后,就会被打入地狱里去,一旦被打入地狱之后,他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可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生天堂也好,下地狱也好,其实,这也都是暂时的。因为下地狱道的人,他的罪业一旦结束了,将来还有出头的日子,将来只要肯作善业,照样可以生天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乃至解脱生死。所以一个人的前途不是一锤定音的。: C5 K- @4 T' L8 @$ R; D; N: D( K; g# i

) k, a# A5 ?; Y; _* L& V7 l: M; g第四点,善恶有报,勿用怀疑。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无论是干好事或者是干坏事,都会有报应的,只是时间早和晚的问题。
1 u/ d+ i1 w1 s  L1 n7 C: @, e7 l, A
- `$ t: x; T8 o6 x' ~$ ?5 V6 X[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8-3-14 09:25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7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学佛的基本德行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既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3 W1 }9 I2 Q  O9 J
" F5 E8 D# Y0 u/ x* Q
  ‘菩萨有一法’,指修菩萨道的人,或者学佛的人,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个法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法门?修这个法门又有什么好处呢?
1 X) m3 W" U7 d7 L- `9 e# ]: r: w2 x. j8 ]  M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通过这个法门的修行,就能永远地断除诸恶道苦。所谓诸恶道,是指三恶道。佛教里讲,有情的生存处境主要有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属于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属于三恶道。之所以把这三道称为三恶道,一个原因是众生造了恶业,堕落到恶道里面去;另一个原因是三恶道的环境非常险恶。有这两方面的原因,所以称为三恶道。如果我们能够修习‘一法’,就能断除恶道之苦。到底修行哪‘一法’呢?
/ V( y' r# l- [$ |$ f* e7 x# N/ Y) {- ^1 `1 A" ~3 w' p
  ‘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就是无论昼夜都能够常常地念,念就是思惟。思惟什么呢?要‘观察善法’。在学佛的过程中,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要特别地注意,就是对念头的把握。前面已经讲过了,世间的差别,人生的差别以及众生流转生死的过程,都有一个根源,这个根源是什么呢?就是前面讲过的‘心想异故’。心想,是一种思惟,一种念头。由于众生在念头上的差别,才导致了众生在世间处境上的差别。这个处境差别的根源就是众生的心念。可见善恶业报、凡圣之别就在心念的差别。
' c6 j: X( U: i- s+ Q. y$ a4 o5 b/ ]% O: p  d2 t* a4 O* F
  世间人的心念是千差万别的,一天到晚都在念些什么东西呢?一般人都在想色、声、香、味、触、法、吃、穿、住,以及妻子、儿女、名利、钱财、得失、是非等等──我们如果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就会发现一天到晚都在这些方面打转。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修理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改造自己的念头。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别,就在念头上的差别。《六祖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佛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与悟的一念上,假若念头处于迷的状态,就是众生。念头已经觉悟了,那么就是佛。
- d# h' @# R- |6 F! }$ y
5 K( w8 N8 }4 e! X7 @# [  通常有这样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把屠刀手中的放下了呢?其实并不是放下手中的屠刀,而是把杀心恶念放下。把恶念转成善念,把杀心改变成慈悲心,当下这一念心就是佛。所以成佛和当众生看起来似乎很悬殊,其实也并不悬殊,主要是念头上的改变。可见修行的关键是要把握念头。念佛修行,为什么要保持这一念佛号?念佛的目的主要也是训练散乱的念头,而不是一天到晚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来救我。不是这样的,而是通过这一句佛号来训练自己的念头,把念头专注在一句佛号上。正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这样贪嗔痴就无机可乘,没有机会困扰你了。一旦妄想烦恼息灭之后,智慧自然显现出来,所以念佛是为了树立正念。% T) T0 E9 v% X" M  n0 ^
* t/ h' Y# a% E: t9 F  r
  在佛经里,对在家居士还提倡六念法门的修行。六念法门是:一要念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高山仰止,以佛陀作为自己的榜样,时时想著佛的功德,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向佛看齐。二要念法,常常思念无常、因果的道理,能够用无常、因果的观念去观照人生。三要念僧,常思念贤圣僧的修行、道德,目的在于见贤思齐。四要念戒,经常想著戒律来对照自己,看是否犯戒。五要念施,念布施,时时处处都要生起慈悲心、布施心去帮助别人。六要念天,思念天人为什么会生天的道理?要知道这种生天的因果,止恶行善。0 k% r) ?- u. O5 {) b

3 J1 f; G- ?) r+ _" t  O0 J  修六念法门乃至六度、四摄等,主要为了把握念头,把念头安住在正见上。只有这样,学佛才能相应。假如把念头安住在无明上,让烦恼、贪、嗔、痴去支配自己的念头,那么就会造下许许多多的恶业。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常念思维,观察善法’,并且要‘令诸善法,念念增长’。让善的念头,越来越强大,才能使自己生命中的贪嗔痴啊、烦恼啊、各种欲望啊、各种情绪啊,这些力量越来越小,进而达到改造自己生命的目的。. D$ G6 t2 C) R" b% r$ a4 s" N: l
8 D- C% O# n3 I5 X; @3 X0 B
  ‘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要在‘令诸善法,念念增长’的过程中,不允许有分毫不善的念头掺杂进去。那么,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比如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看自己到底会出现哪些念头?有多少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应,有多少与戒、定、慧、慈、悲、喜、舍等善法相应。如果能经常观察自己的念头,通过这样长期的修行和训练之后,每一个念就都能够与佛法相应了,修习的善念,念念增长、念念相续,那么,困扰我们的那些不善念头,就没有机会活动了,自然会达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修行,久而久之,就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因为,善的念头一旦念念相续,恶的念头自然也就息灭了、降伏了。一旦把这些不善的念头清除之后,善法就能圆满了。‘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这样,就能亲近诸佛菩萨及其他的圣众。
8 t: p5 m0 B9 ?4 j
8 v* o. x$ s. B; S$ T  _0 x  上面讲了半天善法。那么,善法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段经文就给善法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此法,以为根本。’所谓善法,主要是从它的结果来说的,看它能招感什么样的果报,以此来判断这个行为是属于善的,还是属于恶的。这就是说,善法引起的行为能够使你来世继续做人,或者升天,或者能够成就声闻菩提──证得阿罗汉果,或者能够成就独觉菩提──证得辟支佛果,或者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最终成佛。换句话说,所谓善法,就是能够成就三乘果位及人天乘果报的一种法。反之,能够驱使我们将来堕落到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法,就叫恶法。善恶的定义是从它引起的结果来判断的。  t6 B. s9 z! n& J# Y8 g1 q$ o
& c" X1 @" Y% D
  《成唯识论》对善法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它说善法‘能益此世、他世’。这是从眼前利益及长远利益来衡量善恶的标准。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在有好处,同时对未来也有利益,这样的法就叫善法。有的行为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这不可以称为善法。譬如,饱餐一顿美味佳肴,吃的时候有好处,觉得很开心,但吃完了,也就完了。像这样对现在有好处,而对未来没有好处的法不可以称为善法。善法要从两世来理解。像布施是善法,当一个人布施的时候很乐意、很欢喜,社会舆论也对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给予赞叹。这种布施的行为,不但对今生有好处,而且也为他未来世的生命带来良好的结果,诸如此类的法,就是善法。那么,善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此法既是十善业道。’由于讲的这部经典叫《十善业道经》,所以这段经文所说的善法主要是指十善业道。但是,大家要注意,并不是说除了十善业以外,其他的就不是善法。像前面讲的四谛、普贤十大愿王、六度、四摄、四无量,这些都属于善法。也就是说,凡是能跟佛果相应的一切行为,跟修行、解脱相应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善法。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十善业道经》,所以这里所说的善法主要针对十善业道而言。
% V& |9 _8 C( D9 q
; w+ v1 l) r0 ~6 L( G( \9 P2 z/ o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到底是哪十种呢?就是‘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里最要紧的是‘永离’两个字,要做到‘永离’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人要做到永远不杀生,永远不邪淫,永远不妄语,我看恐怕要成佛或证到圣果的人才能做得到。对于一般人来说,恐怕难以做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产生一些不善的行为。那么,要把十善行做得非常的清净,自然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难而进,能做多少算多少。因为十善行为是学佛的基本德行。
& h& w) e; P7 l1 e) j( I3 h3 b% O3 t0 D8 Z. D6 i2 u% E
[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17 09:36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8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Z7 T: c4 [% l2 n- y) o

; C3 r2 x; z: x& ^* z9 v1 ^: i( U  这段经文讲的是不杀生。在讲到不杀生的利益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杀生。有很多人对杀生的含义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在社会上,对杀生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说,这些动物如牛马猪羊,它们天生该就是给人吃的,人就应该吃这些东西;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你们学佛的人既然吃素,不杀生,蔬菜也是有生命的啊?你们吃蔬菜,这不也是杀生吗?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对的。牛马猪羊和人一样,都是六道众生,只是生命的层次比人低级一些。一个人如果在现世不好好修行,来生也会堕落到畜生道的,怎能说牛马猪羊天生就是给人吃的呢?!* D* P: N8 Q+ N! v7 G

" N+ T  u& s( b% |1 h& Y! d2 O  那么,佛教对杀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在佛教里,把动物叫作有情。有情意谓有感觉、有思惟、有感觉的动物。如人有思维、有感情、有记忆力,属于高级动物。那些有记忆、有神经、有感觉的动物,它能感觉到冷热、疼痛,如蚂蚁之类的,属于低级动物。无论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都是我们不能杀生的范围。再像蔬菜之类的植物,既没有感觉,也不知疼痛。属于无情生命的范围。《荀子·非相篇》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所以,吃素属于不杀生范围。& N& l, ]& x% a7 t! h
# k2 s/ _. n+ e5 W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学佛的人是否一定要吃素呢?有的人觉得学佛吃素难以做到?这是在家居士会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当然,吃素是不杀生的最好表现,吃素也体现了学佛者平等慈悲的胸怀。因为一个人吃素了,自然也就不会涉及到杀生。但是作为在家居士来说,有的人如果没有条件吃素,吃荤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吃三净肉。佛教所说的三净肉,是不见为你杀,不闻为你杀,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是为你杀,在这种情况下,吃这种肉也不算是杀生。
9 {* q2 f3 }/ g+ Y- F
/ c9 u/ [( [  d# e2 l& m  在日常生活中,学佛的人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杀生,那么家里要不要搞卫生?譬如,厨房里有很多蟑螂、蚂蚁,如果搞卫生伤害了小虫怎么办呢?因为搞卫生,肯定会伤害到微小的生命。佛陀在世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比丘们就请示佛陀,佛陀回答说:‘卫生当然要搞,但在搞卫生的时候,要尽量地小心,不要伤害到这些生命。’你们搞居室清洁卫生的时候,不要用‘必扑’之类的灭虫剂往虫的身上喷,如果往虫的身上喷,那就是杀生了。假若不是故意的,无意中害死一两只虫也不算犯杀生戒。当你发现在搞卫生时误杀了虫,就要马上生起一种忏悔的心,生起一种自责的心,并要为它念佛,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它,祝它早日解脱恶道之苦。只要你本著这样一种心情,这样的误杀也是没有关系的。9 y$ O+ m/ w" N1 S% X

+ w2 n! q" }$ v+ c. b  也许有人还会问:如果不杀生,那街道上让我们除四害怎么办呢?像蟑螂、蚊子、苍蝇、老鼠这些生命能不能杀呢?因为它们是害虫,有的人认为就应该杀。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对,所谓的害虫与不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们确实是害虫;反过来,相对它们而言,人岂非具有更大的危害?假如从它们的角度来看,一定也会觉得人类是害虫。所以,我们要有慈悲心,避免杀生。也就是说,应该以预防为主,少造杀生之业。对一切众生要有爱护之心,要有慈悲心,我们持不杀生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慈悲心。我们爱护一切生命,是在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操和良好的心态,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5 s, H- _8 }' x: O: {. R" s
! r) M! A6 W: h# S6 }; S, Y  现在再来看看杀生的定义。杀生,是用恶心断除有情的生命。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构成杀业:1、故意杀生。故意地去杀害众生,而不是误杀。2、杀他有情。你在杀其他的有情,而不是杀你自己。3、明知故犯。你也知道这是蚂蚁、蟑螂、老鼠等,他们也像人一样,有自我保护意识,贪生怕死。我们不顾及怜悯它们,反而有意地去伤害它们。4、制造杀生用具。有意识地做杀生工具,如杀生用的笼子、猎枪、捕鱼网、钓鱼?之类的工具。又如事先挖好陷井,暗算杀害动物;或有预谋起心杀害一个人而准备谋杀的工具。现在这里讲的是永离上述杀生的种种行为。假若能够不杀生的话,我们就能够成就十种离开烦恼而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结果。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恩.....
老柳教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19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何等为十?’到底有哪十种呢?
* s- O" w; l7 g
& n8 w, U4 ~  X5 i2 }第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喜欢杀生的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害怕他。试想如果碰上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你们害怕不害怕?肯定会害怕的。同样,因为人对动物有伤害心,动物见了人才害怕。因此,当你在路上碰到一只鸟,它会赶紧飞走,看到其他的动物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人太坏了,总是杀害它们的同胞,因而给他们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人,都是他们的敌人。当然,有些地方,像我去过的澳洲、欧洲等地,这些国家的公民普遍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在街道上、广场上,鸽子、海鸥成群结队,自由的飞翔,悠闲的散步,与游人嬉戏。有时会飞落在我们游客的头上、肩膀上,人与动物相处,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 Y- K( X# P- k$ Y
5 b& m1 g+ V4 R1 |- m& {- u不杀生是无畏施,能给人或动物安全、不害怕的感觉。佛教认为持五戒是五大施。因为持不杀生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你伤害他;持不偷盗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东西被你偷走;持不邪淫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的妻子被你强暴,或丈夫爱上你了;持不妄语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会被你欺骗;持不饮酒戒,人家就不必担心他交了一位不讲信誉的酒肉朋友。所以,持戒不仅是消极的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布施,是一种无畏的布施。
* i6 Y- j, \; G1 r) g& c' u# R' @/ q1 ?0 J# r5 w7 X1 Y( g
第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杀生的人缺乏慈悲心,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他人或动物,竟然忍心杀死他(它),可以想见他的残酷。尤其人或动物死前的那种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稍微具有同情心或怜悯心的人,一定无法下手。奇怪的是,这世界有些人以杀人或杀动物为快乐,像书中记载的酷吃、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大屠杀等,这些人都充满著嗔恨心、恼害心。反之,不杀生的人,天性中一定很善良,他们即使看到人或动物自然死亡,都会伤心落泪,更何况亲手去杀伤众生呢?这种人看到人或动物身上发生任何不幸的事,都会生起慈悲同情之心。/ v' b" ^( D8 C/ e
  e5 Z: P; x* X% J4 J; U
第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人性中具有的各种习惯性格,并非天生就有,其实都是后天养成的。就如爱杀生的人,嗔恨心特别重,对众生缺乏同情心、包容心、忍耐心,一旦有人惹到他,就想报复,终日生活在愤恨恼害当中,对什么都不满。这样就会使得他嗔恨心越来越大。这种嗔恨心一旦发展到极至,这个人来生就会转生为蛇蝎,不仅心上有毒,身上也会产生毒液。所以动物的毒性,便是嗔恨心的结晶。一个嗔恚心重的人,他的相貌也会变得很凶恶难看。我看那些捕蛇打猎的人,他们的相貌十有九个,都长得很凶。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心不断增强,嗔恨心自然越来越少,乃至彻底地断除嗔恨心。( N2 i# P: ]. s/ M0 w) }
8 q% X8 x6 P8 Q( g  y- v4 V* i
第四,‘身常无病’。杀生的人,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多病。原因是杀生的行为,使动物痛苦不堪。相应地种下这种因的人,在未来生命中,除了招感短命果报,还有体弱多病的余报。相反,不杀生的人,将来的果报自然是健康,因为他让别人或动物健康地活著。
1 H+ \. F- ^( a  h+ x7 C8 a% I/ I# m$ y3 d: o( J
第五,‘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他人或动物不能活到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杀生的人将来也要招感短命的果报。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一切众生,爱护生命,自然获得长寿。中国有一句话说: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
4 k1 _# H5 R" u! D# s% ]( v/ k
- |* h* y2 J& s9 \5 N在譬喻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五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有位证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观察他的小沙弥,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心里想,如果小沙弥死在寺院里,其父母怪罪下来,以为是我照顾不周,还是让他死在家里吧。于是老和尚就对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看望他们,过一个星期后再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师父,蹦蹦跳跳的回家去。小沙弥走在路上,看到小溪涧中有一大堆蚂蚁被困在大水中,善良的小沙弥就捡了一根小木棒架在上面,把蚂蚁从水中引渡出来,使千万只蚂蚁得以安全脱险。小沙弥回家过了一个星期,第八天回到寺院,师父见到小沙弥能够活著回来,感到很奇怪,就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蚂蚁而延长了寿命。这是护生长寿的一个典型例子。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非人,指天龙八部。在宇宙中,除了人类肉眼所见到的动物之外,冥冥之中还生活著许多高级的生灵。如天龙八部,他们就如世间的侠客一样,时常喜欢干一些赏善罚恶的事,对世间上道德高尚、心地善良、广行善事的人,他们会在暗中保护著。《长阿含经》卷二十说:‘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 B6 D7 F6 H: U/ T% @  C" Z# R! S
* K; s" e$ s- J5 p: Z
  第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杀生的人,时常都会担惊受怕,你看那些杀人的凶手,白天心惊胆战,坐立不安,夜晚恶梦缠绕,一天到晚内心处在不安宁中。与此相反,不杀生的人心里没有负担,问心无愧,活得坦然,晚上睡得好,白天吃得香。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5 ?; C9 {" o' x7 G" F: I' {3 P
  第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杀生是在结怨,无论被你杀的人或动物,必然都会和你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在人类社会中,有些国家或民族,世世代代不断地发生战争,原因是因为怨怨相报,没完没了。杀动物也是一样,被杀的那些牛、羊、猪、鸡等,它们不会温顺地伸长脖子等死,总是强烈反抗,拼命挣扎,在极度的嗔恨心中死去,那么这些众生与杀生者必然结下仇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一见钟情’之外,还有‘仇敌相见,格外眼红’。如果不杀生就不会结下怨仇,不但现世不能结怨,而且还能化解宿世结下的怨仇。
" A* b' T* {9 _- B. C. [/ S! I0 L; P+ ^7 U/ u* }2 @3 c  q1 J
  第九,‘无恶道怖’。杀生的人将来要堕三恶道,遭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反之,不杀生的人,就不会有堕落三恶道的恐怖。# `* X1 W7 f  \5 f: z
) Q5 P( q! o! Y7 G1 z
  第十,‘命终生天’。死了之后,能生到欲界天的天堂去享福。不杀生的人,不论是对自身的修养,还是从现身的处境,以及未来生命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如果我们把修十善的功德回向到佛果上,那成佛时所招感的果报是‘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就是想活多长时间,就能够活多长时间。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4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成佛的途径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争。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
8 j1 O7 ^3 ]+ p& g
4 t$ \) {; }: w; F9 ]5 O! w
  这段经文讲成佛的途径。要想成佛,先得修菩萨道,修习菩萨道的法门,便是修六度。这一部分讲六度,说明在菩萨修六度法门中,十善道的基础依然很重要。) ~' z" |6 P6 t
& u4 m& ]* q- [6 W: H. o. y
  1.布施2 I; [3 M1 B& }$ N
  六度的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一种施舍。布施,也叫舍,就是舍弃。布施的内容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人家缺吃少穿,我们有能力就应该布施给他,就像有此地方发生大水灾,此时我们应该把家里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来,支援灾民。如果有多余的房子,可以借给或送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些是外财施。对一般人来说,能做到外财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内财施,那就更难了。所谓的内财,就是我们的身体。内财施,把我们的身体,乃至生命布施出去。人家要眼睛,你能不能把你的眼睛布施给他?人家要你的手,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布施给他?这个内财施只有菩萨才能做得到,甚至要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对于我们一般的凡夫来说,要做到内财施是非常困难的。而外财施,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不学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怜悯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F9 `3 _9 C& B* Y  e; W
7 D& D2 C3 e5 {7 I" |( O# o0 Z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钱,可以用钱来布施;如果没有很多的钱,我们可以随喜,五块十块都可以布施。实际上,在现实中可以布施的途径有很多,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欢喜心去对待别人,这叫欢喜布施;有的时候人家很苦恼,需要找一个人诉诉苦,你如果有耐心听他诉苦,这叫耐心布施;还有在街上排队买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让他先买或先行一步,为他提供个方便,这叫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修布施。" P( D( q' i( e
/ L+ R) X+ `/ |$ [% e4 a; v1 e9 \  `
  法施,用佛法去开导他人,解脱他的人生痛苦;或传授给他人谋生的技能。法施的意义、作用、功德要比财布施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法施的作用是无限的。就像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他十块钱,或一百块钱,甚至一千块,一万块,即使再多的钱,也会有用完的时候。如果传授给他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就可以终身受用了。如果我们用佛法去开导人家,使他明白因果道理,免受三途之苦,这个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法施比财施的作用要大。7 Z5 Y$ y- E9 M% `9 ~
7 B- [  ^8 P7 G8 Q2 q; i, v
  什么是无畏施呢?无畏施就是持五戒。当我们不杀生的时候,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杀了。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时时刻刻提防著我们。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强暴他的妻子。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害怕被我们坑蒙拐骗。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怕我们会佯装酒醉地胡搅蛮缠。+ u1 l( f7 E% N* |/ w% S! Q- E5 j
9 J0 U; V6 @9 }) @
  我们修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S$ N/ X" c; Y5 h" \1 M& l' f
8 w, C. ]# z. H; ]* h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每一个人都会有贪心,有吝啬心。对治悭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0 ^$ r& T0 O! |
1 C" L! \& C# Z2 o+ }  s7 X& X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著。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著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著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著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 U5 l+ W$ D4 b0 n( z
2 Y( J0 L4 g6 [, q$ s- O( B
  第三,布施可以增长我们的福德。一个人的福德从哪里来?只有通过布施,种福田,才能在未来的生命里得到福德。
$ W( M7 w/ k6 [( o4 Y) [7 T
" `+ C* `9 f0 s. g$ k% t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们把今世的财富带到来世。由于人的生命是无常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梦死,有钱就胡花,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财富一文也带不走。不过,我今天可以告诉有钱人带走钱财的决窍,这个诀窍就是布施。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进行投资一样,会投资的人,他用钱赚钱,钱就会越赚越多。不会投资的人,一有钱就拚命地花,结果坐吃山空。会布施的人也是这样,因为一个人一生的福报是非常有限的,他这一生有多少福报,跟他前生种下的业力相关。假若不会布施,这些福报就像银行里的存款一样,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后半生就穷困潦倒了。还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岁,但是由于没有福报,到40多岁就因饥饿而死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修布施,广种福田。4 x/ j, S! Z" m# i# v9 ]
1 V1 M( x9 B( T  n% ~% m1 O
  既然修布施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广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缓。《大智度论》里讲了一则故事:有一大户人家失火了,火势很大,想扑是扑不灭的,在这种情况下,愚痴的人会拚命的救火,结果火没有扑灭,房屋和财产全部化为灰烬。而有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拼命救火。他会赶快把贵重的金、银财宝搬出,至于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烧掉就烧掉吧!把损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内。布施如同救火,因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无常规律地支配,无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烧著,无常的风在不停地在吹著。) C& ~8 [0 K6 Y/ ~  \# I

1 y. z$ L6 T0 Q5 p" V) ~# C% N" O  生命无常,人的生命过了一天,就意味著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生命随时随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气不来,虽有家财万贯,死时还是两手空空,一分钱也带不走。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乘我们还健康,乘我们还有多余的财物,赶快修布施,赶快去救济穷人,赶快去孝敬父母,赶快去恭敬三宝。把这些财物尽量拿出去做好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获得无穷无尽的财富,才不会被冻死饿死。与此相反,那些愚痴的人,由于没有智慧,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钱就没有节制地乱花,就像有些暴发户一样,有了钱之后,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用了,甚至有吃一顿饭竟然挥霍了二、三十万块钱,结果是暴富暴穷。所以一个人赚钱是靠能力,靠机遇,靠福报。而一个人花钱却要凭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会懂得花钱。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5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在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里,虽然讲了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对布施与十善业的关系介绍得最详细,可见布施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经文说:‘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所害。’这时,世尊告诉龙王说,如果有行菩萨道的人,能够通过不杀生赚来的钱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也就是说他很有钱,同时寿命也很长,不会短命而死。与此相反,如果有人通过杀生来修布施,像杀鸡、杀猪、杀牛、杀羊、谋财害命等,也就是靠杀生作为职业,求得财富,然后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业。那么,有人会问,这种布施到底有没有功德呢?将来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 M3 V2 s# l& z7 N% C. T4 s
  w- h% P# m6 Q6 ^* a4 [9 y) O
一个人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会招感果报的。但是,问题就出在他是通过杀生而赚来的钱修的布施,他将来招感的果报是很有钱,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物质条件很丰富,但他还没有长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杀生的基础上来修,这样才会‘不为一切怨贼所害’。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靠杀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会被怨贼杀害。
4 S/ \: f/ [7 |, e
/ l, a, s; p. d" m7 u0 ^( Q) Y‘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不与取,就是不偷盗,我们用合法的手段赚来的钱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那些强盗、土匪想抢劫我们的财富,也是办不到的。‘最胜无比’,就是指我们将来得到的财富非常地殊胜,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别人要好,而且世间的财富‘悉能备集’,同时还能闻到佛法,具备功德法财,即获得‘诸佛法藏’。& T! G: d8 L- j* y* m; L
; A; B+ z; g2 [9 Z- g. Q8 P
‘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不尽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们的家庭并不和睦,妻子跟别人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虽能修布施,因为种下邪淫的因,所以才招感了这样的果报。因此,我们在修布施的同时,要远离邪淫。非梵行是邪淫,离非梵行就是不邪淫。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招感的果报,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Y2 ?$ l6 h; C- c* L: q! t

  x; w( x6 E( @4 n- y  f# X- Z9 b! L" d‘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虚诳语,是妄语。一个人在前生用正当手段赚来的钱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声非常好。这种人信誉特别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过,跟人家洽谈合同,一谈就成,这就是经文上所说的:‘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 的现代含义。4 c) c# g. f+ {& K8 [! d& W

2 y+ W8 X' d  O4 {8 J( Y‘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间语,就是挑拨是非的语言。一个人如果在过去是靠离间语赚来的钱修布施,他今世虽然很富有,但他不会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作为人生的幸福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家庭、人际关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种东西。这各种的因缘,才构成了人生的幸福。一个光有财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仅有一个和睦的家庭,还不足以构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为佛法讲的是因缘,就是说幸福由众多方面组成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在过去不离间语,也就是说没搬弄过是非,他在这个基础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报就是六亲眷属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间没有争吵,相处得很和谐。
  U5 z) L$ M$ \; o  ~$ Y/ I* e8 Z" u2 F
‘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皈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粗恶语,就是粗暴的语言,像挖苦,讽剌,尖酸之类的语言,还有那些泼妇骂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语言。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虽然非常乐善好施,但他待人的语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秽不堪入耳,他将来招感的果报,虽然很富有,但惹人讨厌,不会受到人们尊重。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粗恶语而修布施的话,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而且在任何群众集会的场所,大家都喜欢以他为中心,他说出来的话大家都愿意接受,没有人反对。
) E( P. h. q/ `
7 `  A' v4 d: R* X2 o& [‘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无义语,就是绮语,没有意义的语言,邪知邪见的语言,或是带著染污心说出的话。像色情录音录影,武侠小说里的复仇语言,这些语言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烦恼。一个人如果边修布施,边说绮语,将来他尽管很有钱,但没有信誉,说出来的话没有人相信。如果远离无义语而修布施的话,情况就不同了,将来招感的果报是:不但财富很多,而且说话有信誉。‘言不虚设’,只要话一出口,大家都会认真地听。‘人皆尽受’,话一旦讲出来,人家就会坚决执行。‘能善方便,断诸疑惑’,还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决人们的困惑。
) p3 q7 z6 _; k0 d8 b3 ?  ^4 M7 y9 ?8 ]( t8 W
‘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一个人抱著无贪求心的动机去修布施,他将来所招感的果报当然是财富很多,虽然拥有很多财富,但他还会继续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舍’。这样连续不断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财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时也使他的生命得到了良性循环。就像现代社会里的一些老字型大小公司一样,由于信誉特别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坚固,具大威力 ’,一个无贪求心理的人,他会对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会上的经济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
5 I4 i$ c! B- V' s2 |; c  W0 ~" |. k; V
‘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离开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话,他会有什么好处呢?‘常富财宝无能侵夺 ’,就是他在来世招感的财富,不会被人家夺走。‘速自成就,无碍心智’,无碍心,就是没有烦恼的心,没有挂碍心,能够很自在的一种心态,这是通过远离忿怒心修布施而招感的果报。如果带著忿怒心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果报虽是有财富,但他的脾气不好,经常对别人发火,搞不好人际关系。‘诸根严好,见皆敬爱’,一个人如果能够远离忿怒心去修布施,他将来就会招感有一幅庄严的相貌,人家见了都会喜欢。如果用忿怒的心态去修布施,将来招感的福报虽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龙八部里的龙王、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大鹏金翅鸟之类。无论它们的福报还是能力,虽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却没有人这么庄严。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在过去因地修布施的时候,带有忿怒心。* g' @: E- u! u  q2 r5 z3 ^

/ {4 w3 n6 ]$ K! p‘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一个人如果能够离开邪倒心修布施,因修布施的关系,将来招感的果报就是‘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并且能够‘恒生正见敬信之家’。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带著邪知邪见在因地修布施,像古印度的祭天、祭火外道,虽也能招感财富很多的果报,但生在邪知邪见的家庭,不能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他就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只有信仰三宝,经过修布施,才能生生世世生在‘敬信之家 ’。只有出生在信仰佛法的家庭的人,才能‘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造很多恶业,甚至还有机会出家。‘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在生生世世中,不会忘失发菩提心。# R1 v3 K3 R4 x2 g2 I
. Y) v# t2 C! a; I% ?
‘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这是大士在修布施时与十善业的关系,在行十善业的基础上修布施,能得到上面讲的这些好处和利益。
$ I* Y+ X/ X# M! a0 Z
+ f* e: p' f& x: s/ E7 w" X: o一个人无论是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还是修三十七道品,都离不开十善的基础。只有这样修行,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才没有缺陷,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离开十善去修行,那将来所招感的果报,总是有缺陷的。像一个人在因地广修布施,种福田,但没有认真地修十善业,这样他可以招感富有的果报,家里可能有很多的电器,但这些电器三天两头就坏了。同样的电器产品,一放到他家里就坏。买来的房子,不是厕所漏水,就是房顶漏水,门窗有毛病。在他的实际生活中,总会有缺陷,不是圆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4 02:34 , Processed in 0.11594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