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 鸡蛋( 0)
|
搜狐社区 2008-12-15 20:09:32 上周末到加拿大某地公干,顺道看望多年未见、前年移民加拿大的一位朋友。老友相见,不亦乐乎,自然在家里请我搓了一顿,还顺带邀约了其他几位朋友。三杯酒下肚,大家伙话匣子打开,谈到新移民来到加拿大,真是辛酸的故事说不完。朋友美丽的太太感慨:嫁给你们这些有知识的硕士博士,还不如嫁给国内的厨师或者是加拿大建筑工地的工人。我问此话怎讲?她说,就不拿你们作比较了,有损你们的自尊心,就说说我认识的两位女友吧。
& L5 a6 R* w s$ W7 e2 S: p& F3 ?: r) `- L% W5 v, R
她认识的两位女友,一位说起来很有本事,还嫁给了博士,移民加拿大后,先生送过外卖,收过快件,搞过传销,在一家印刷厂出苦力闪了腰,什么样的活儿差不多都干过,高不成低不就,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屈就在一家灯具工厂做工,干得差不多也是和普通工人一样的活,月收入两千来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两口子经常怄气,一直惦记着回流。$ [0 s# d, `7 x( X" u8 Z9 p
1 |# p1 q3 |; n6 X B. z; ] 另一位女友,没啥大本事,也没高学历,以不便明说的身份移民加拿大后,不忘旧情,和国内做厨师的男友结了婚,如今先生来到加拿大,在一家餐馆当大厨,特吃苦耐劳,还利用早上和休班时间到另一家大型食品店兼差,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五千大洋,跟在国内的低收入比,如同自家开了银行,进了天堂,谁要跟她说加拿大不好、中国好,她就跟谁急。2 [* E0 b# e( s7 V" [; @
% n/ d, F( ^& C5 Q8 X% A8 Z* Q5 c 据说加拿大的建筑工人,月收入五、六千块,别看这活儿,华人也不好找,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国内建筑工地的优秀技工,有几个能移民加拿大的?来了也未必行。听说有华人建筑设计师移民加拿大的,来了干得是设计师的活儿,拿的是描图员的工资,人家设计师大腿跷着二郎腿,在你的设计图上签个字,月月拿着高薪水。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一家美国大公司,刚毕业没几年的小丫头管理源代码,工资比华人程序员的薪水还要高。7 F+ _5 C2 ?8 Y: u
6 I; F, m2 C6 e+ g+ ?( Q2 V- Z; j3 F
不少人怕是对“脑体倒挂”这个词,还记忆犹新,早年定居海外的华人和如今刚留学海外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词真正的背景和含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的中国,也就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曾经远远低于从事体力劳动的贩夫走卒。当时有一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忽悠诠释和真实写照。5 t& e2 h; w3 n h! P
6 M6 b. @3 Z) h1 G& p: p
或许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中国当年的“脑体倒挂”现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拿大的华人新移民身上得到了验证,还可以再顺口溜几句:原来北京大学校的教师不如温哥华做足底按摩的小姐,原来上海科研部门的研究学者不如多伦多面包房打工的大妈,,,,,,对不少加拿大的华人移民来说,语言不是很通,资历得不到认证,就业的形势一直很严峻,如一些新移民朋友所言,移民的身份,就像是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V0 D* P( }* n; K4 r, y- m
: }" a. C" J. W: h
不少新移民,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踏上北美的土地,这里空气新鲜、天空湛蓝、青草碧绿、溪水清澈;到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环境幽美、花团拥簇,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言论自由,人权保障,民主制度,当家作主,没有政治压抑。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当饭吃不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找工作到处碰壁,生意难做赚不到钱,加之不同文化的冲突,无形的种族歧视,还有打工艰难,生活辛苦,缺少亲情,缺少友谊。不少新移民感叹:这看不到未来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下辈子?下辈子太久!只争朝夕。9 r q, M e$ @ w' h0 p/ p
" ^- y" }3 T; \. p' b; @" U 看到报道,加拿大政府对移民问题十分关注并正在积极调整移民政策,华人移民的学历资历和资格认同问题,想必会逐步得到解决,听说已经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什么部门,专门就移民的资历学历资格等问题向新移民提供咨询和帮助。但愿所有这些,能够帮助老移民和新移民和未来移民,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把华人移民的勤劳、聪明和智慧,发挥到尽致,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的社会,不会再有华人脑体倒挂的笑谈。谁说看不到未来?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华人,当上加拿大总理和美国总统也没准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