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2) 鸡蛋( 0)
|
花中皇后—芍药- U# f( u! U7 I' @
; Q. {( @7 _7 G# }; U% P' z
——汪菊渊. R/ ~" e9 l" K0 h
. {+ L" u p$ L! H# N$ h3 B # g g7 b5 z2 {! B. o
* L: u& Y) J$ ]$ h8 L* H 芍药自先秦以来就有记载,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科花卉。据《本草》:“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还有:没骨花、余容、犁食、婪尾春、黑牵夷等。4 X; w! b1 S$ `2 K
0 U- `+ T) K3 T3 P4 P
芍药是宿根草本植物,具肉质根,秋季经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部生新芽,至翌春出土,茎丛生,羽状复叶,枝叶潇洒姿优。初夏(五月)开花,晚花品种要到六月中、下旬。花大而艳丽,有单瓣或重瓣,花型多样,花色或红或白或紫或黄,灿烂绚丽,很多品种都能散发芳香,令人心醉。1 N4 C x/ J. B! O5 T. B
1 S$ J$ x2 A. ~6 s* Y: G: T
颂咏芍药的诗词历代都有,以宋朝为最盛。对群花加以品评的有宋朝陆佃,他在《崥雅》中写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评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国外有人认为勺药是“花中皇后”,而杜鹃花是“花中帝皇”。
! M0 ]# b$ u( U' p1 Y
/ Z/ { F) m0 u* P1 H$ M- g 芍药属于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一是牡丹组,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国产三种(不包括变种),即牡丹、黄牡丹和紫牡丹。二是芍药组,系多年生草本,花盘不发育,包住心皮基部,不很明显。芍药组植物约30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另有二种产美洲,有的把它们另列为一组,称美洲芍药组。
+ ?6 |5 }# i& P0 R4 i; @( O9 Y
' \3 t- p% O" n3 A3 l 国外产的芍药组植物,都是花卉的重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蕨叶芍药,花血红色,原产保加利亚和高加索;淡黄芍药,花淡黄色,或带浅绿色至白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黄芍药,黄色,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红心芍药,花白至深红,原产欧洲南部。) x# s! Z, \0 A% j
2 Z: E& ?. b+ e4 Z7 v6 h 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八种芍药分别是:草芍药、美丽芍药、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川赤药、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
V! r8 ^( {9 _3 x' R4 {5 e2 ^, s: v2 U5 z: s9 D! Y8 [+ ?; I
草芍药别名山芍药、野芍药,花白色、红色、紫红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贵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山西、河北、东北。在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6 f) h4 @& T2 f. |- I T0 T
- k. k2 A" F. i2 E h' e1 [1 L 美丽芍药花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 @* o; R. T/ p) [5 `
3 W U- F& u( G6 O+ Z- z! j" y 芍药花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在朝鲜、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其变种有毛果芍药。
0 Z/ v9 i+ H7 w; Y8 q' m) t ]+ |, |! c
多花芍药花白色,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7 r8 H0 T' G2 P& R( l* A% [# {$ j2 J. o! Q
白花芍药花白色,产于西藏南部。9 c1 `6 ?, G2 M/ Q
# M/ {3 Z7 E" e: q
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其变种有毛赤药、光果赤药、单花赤芍。
1 y- q ]$ u7 K& @5 I j/ P* R9 b4 Z3 \& L% X
新疆芍药的花红色,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 l: o: d* F0 A; |+ e7 C) M% s) B
5 |9 [/ r; ~1 a/ e5 H9 F- s3 [ 窄叶芍药花紫红,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有变种块根芍药。) q; J& i( h$ R
6 }3 W2 Q+ ~9 h" B
芍药不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是镇痉、镇痛、通经药。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仅作赤芍出售。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泻肝火之效,主治月经不调、痰滞腹痛、关节肿痛、胸痛、肋痛等症。1 X( \2 G; |6 X, e
+ N K9 R( H# I' Y0 s. O
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叶富有鞣质,可提制拷胶,也可用作土农药,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
& D9 ?3 I: o( A. O, O- ~9 y3 [& h
8 `4 t, ~3 _0 P 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花开时十分壮观,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或沿着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
" q# @$ z* f2 ?6 D6 F$ y
. Y" m3 n) k! f 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篮。如在花蕾待放时切下,放置冷窖内,可储存数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为重瓣品种;单瓣的插瓶,几天就辨落花谢。
7 H- q5 q- _% I1 x) c- K9 p. i/ S4 _. Y
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隋唐后是扬州,极盛于宋。刘颁《勺药谱·序》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即扬州)芍药,为相牟埒”。《本草》载:“芍药……处处有之,扬州为上”。周文华《汝南圃史》称述“扬州之芍药冠天下”。陈淏子《花镜》中也认为“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
* E- @% B: h, v( a& I' H
1 {- C( T% J- M' i: ~1 M 宋朝以来有关勺约的著作中都十分推祟扬州芍药,但是就在宋代,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刘颁《芍药谱·序》里写道:“自广陵南至姑苏,北入射阳,东至通州海上,西止滁和州,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
- L9 Y7 u& k5 H6 Z, r" t+ v' v
# Z0 y8 v3 ^9 ]0 }% m2 s* q6 C+ A5 C 到了明朝,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析津日记》记载:“芍药之盛,旧数扬州,……今扬州遗种绝少,而京师丰台,连畦接畛……”,可见当时种植之盛。
0 M: Y& X; c: S6 u2 G4 v( ~% v0 n$ i' c/ a0 Z# A. R+ t' k+ \& u8 G8 F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
+ |0 F9 i: z, [4 _% I) x: J4 R9 r6 l; s6 ]* f5 i3 O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开,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e9 {4 D6 F0 a4 l8 w+ ~ H& o; I8 N
# j4 c9 Q" W N; ~! S
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0 ^- k* D' O$ Y4 ]% D
- q" p0 A. j+ W" g( L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 o1 u/ f! g' T3 r
- X- H, j/ J( Y& R- b1 F , ~# b6 j" Q j
" s3 q+ p( S! e. N+ h/ K( B7 v! B% V4 i
(本文根据《世界农业》编辑部出版的《名花拾锦》相关文章整理)1 l! t9 X, G. D# W3 D
( [- \0 N) D1 n5 q7 f" q' K& e
: h* X. E. s4 u# r. z$ L2 w1 E/ f. w9 a
4 s8 i& L( ?2 B- ~$ V, h9 E
/ s& G) g& v7 R j; r
4 e$ K) g7 w% ]; G/ W3 s) u% `9 ?( ] d+ M
( H2 l' n1 H: P9 Q: }6 C& B
5 _ b' N2 P8 q- |' A! Q1 n3 {$ x: t
7 k2 E! G7 K. z3 ~( s
6 W. e' N p9 H0 F& z! w
7 A7 l: B# s0 Y+ F. }5 ?* G: r; x. w' ~# }- X% X; _. l
. A2 y/ D$ a' `7 C9 f
" u/ S7 g8 ~0 h
6 i" ]! n7 v8 k% g2 x# R" @( h6 M3 u. p; O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