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3|回复: 0

美股评论:科技巨头买明天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1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arketWatch旧金山10月1日讯】或许甲骨文首席执行官埃利森(Larry Ellison)是对的。7 d# r; [3 W# }1 C9 S+ _2 ]

9 f' q% N* N& ?* `2 j' _  几周之前,埃利森在硅谷的一次宴会上接受了公开采访,对他而言,这已经算是相当程度的破例了。在采访当中,有人问埃利森,是否能有某位企业家再成立一个甲骨文(ORCL)、思科(0,0.00,0.00%)系统(CSCO)或者是英特尔(0,0.00,0.00%)(I.T(0.78,-0.03,-3.70%)C)。提出这问题的不是别人,正是摩托罗拉前董事长赞德(Ed Zander),“对于那些年轻的埃利森们,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F9 R6 P1 e# F3 @% d

0 s) q6 W2 K+ l; E9 L- q  “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将视线聚焦在电脑行业当中。”埃利森回答道,“或许,我会选择生物科技行业,而非电脑行业。我们应该前往那些革新活跃的领域。”$ X. @* w9 a1 g; ?5 O6 x% W; ^+ f

5 C( y  d$ c! S' q/ J1 b  这可以说是给了硅谷一记响亮的耳光,历来他们都是自豪地相信,自己这里才是下一个重大惊喜的诞生地。不过,假如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那些所谓科技巨头目前的购并行动,我们就会明白,埃利森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9 U9 ^1 J+ g$ }. A
4 F! _0 ^$ L1 u/ o
  伴随电脑行业逐渐走向成熟,那些最大的玩家现在都在购买服务公司,试图从这里获得新的营收源头,并提升自己的利润率。4 m8 c0 I+ ?! Y6 K7 N
( V$ v6 {0 |6 u2 \3 p9 ?
  周二,施乐(XRX)宣布,他们打算斥资64亿美元收购Affiliated Computer Systems Inc.(ACS)。施乐的行动可以说是紧踩着戴尔(DELL)的脚跟,后者不久之前宣布了以39亿美元收购另外一家资讯技术服务提供商Perot Systems Corp.(PER)的计划。早些时候的去年,惠普(HPQ)还曾经以13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服务巨头EDS。
- T* A. O; Q' F' \$ U2 c2 E& S9 {8 [) M: ~# q3 Q! J+ C% K' z
  有句俗语叫作,“你自己不能做,就教会别人去做。”现在,我们可以将这话套在电脑行业身上,“你自己不能革新,就买个革新回来。”
+ L/ C' h' M7 G' B3 o: `+ g0 U2 m
& [8 H) I$ y2 @4 t; `- \5 A  埃利森将日趋成熟的电脑行业和近况欠佳的汽车行业及航空行业进行了比较,这样的评论想必会让在场的听众多少有些不寒而栗。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埃利森的说法也绝非信口开河。自从2003年对仁科发动敌意收购以来,几年当中,甲骨文这家软件巨头已经进行了不下六十三次收购,而这显然是他们的基本战略使然:必须超越核心的数据库软件业务,找到新的增长点。
9 O( G: p+ {" E6 i! ^$ K* e
6 r% ?/ E% P! e9 T. r  “施乐宣布收购Affiliated Computer Systems,这其实是顺应了硬件制造行业进军服务行业的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趋势,显然是因为他们看重后者更为强大的成长和利润率潜力。”GimmeCredit分析师诺瓦塞尔(Dave Novasel)解释道,“我们认为,施乐并没有到那种不进行这样的交易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程度,但是显然,这样的交易的确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 G, N/ w- k$ B0 ?( d
' r/ Q2 M; j8 ~' I4 {/ n
  诺瓦塞尔指出,施乐2009年的营收很可能要低于六年之前的水平。事实上,在过去两个季度当中,施乐营收下滑的速度都达到了两位数。
" R$ X8 z  k9 _* n7 C1 M
1 d5 b! h  |1 g" r; |" p' t! I  众所周知,施乐的主要产品是复印机和打印机,与电脑或者服务器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产品和相应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却是非常相似的。在过去两次经济衰退当中,企业都选择了更长时间地继续使用现有的外接设备,而微软(MSFT)的产品升级也更多地被看作是锦上添花,而非必需。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众多消费者都尽可能坚持使用自己现有的电脑、笔记本和打印机。
; i, ]2 ]: I* G
9 Q3 d( w/ @# k8 F  t. D  M  IBM是全球最早认识到电脑迟早将成为日用品,芯片和软件将成为革新源头的电脑制造商。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Lou Gerstner)于1993年接手近乎倒闭的公司时,已经看到了若干不祥的兆头,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更多地将赌注押在了服务业务上。IBM认识到,自己的大型机业务已经是日薄西山,而帮助客户运作他们的IT部门才是更加有利可图的选择。之后,他们依然坚持着大型机业务,并不断推动其前进,但是这一业务部门早已再也不是公司最大的营收源头了——这一地位让给了全球服务部门。+ F. F! J6 E. y  p" P. z  L3 w

; u3 s# o7 m8 k- }/ T  当然,并非所有电脑硬件制造商都必须诉诸收购来寻找成长的道路。比如苹果(AAPL),这家加州Cupertino公司已经两次成功地创造出大受欢迎的品牌产品。第一波浪潮是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而第二波的iPhone更是受到了极为热烈的追捧。这样,该公司就可以为股东创造可观的营收及盈利增长,而且手中还拿着惊人的310亿美元现金,有能力完成任何必要的交易。+ t/ h' U; M$ U- y/ A8 J( c& Z

+ W. n$ T* h+ @. Q) J7 V) p% M- W  那么,电脑硬件行业持续走向成熟,之后会怎样呢?一些投资者开始思考,是否服务公司的股价会在这小小的收购浪潮当中水涨船高。周二,施乐宣布了交易的消息之后,Unisys Corp.(UIS)一度短期上涨,不过收盘时又跌了回去。这家公司也已经逐渐转变为一家准服务公司,只是在与美国交通安全署续约时未能中标。; w& a" T/ u' l

! l2 R7 ^+ f3 i  还有一些公司虽然颇有魅力,但是规模实在太大,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比如一度被传将成为惠普收购对象的Computer Sciences Corp.(CSC),市值超过80亿美元之巨。Accenture Plc(ACN)就更加夸张,市值达到了近230亿美元的水平。
5 |' k3 r4 i6 o9 w! o
# R' N6 z( Y$ x& C4 a; p4 I  或许,对于服务行业而言,可以进行的重大交易现在已经基本都进行完毕。不过,我们必须看到,交易还可能随时在任何地方发生,因为科技行业的首席执行官们正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最好现在开始着手交易,不然将来迟早有一天,自己将再也掏不起这个价钱。
# H) R1 I+ a6 I8 o' h- l
: K- G( i9 X2 o7 ~" f1 T6 h$ ^5 c  (本文作者:Therese Polett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2-2 06:26 , Processed in 0.1357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