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纽约6月17日讯】更多的制造业产品,更少的住宅。这是一个积极的组合,因为美国经济仍然在为过去的罪过忏悔。
9 J/ p) c& R2 h( I: P% ^! U& ?1 [7 K( d
复苏的脚步之所以如此迟缓,迟缓到令人失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美国必须想办法消化掉某些部门过去十年当中过剩的增长。
6 i: B' m; O4 X* Z, G2 S8 R! W
- w$ s' L; b( Y0 I 复苏的形态远远称不上均衡,这一点在周三发布的数据当中得到了再清楚不过的体现。五月新屋开建数字下滑了10%,疲软程度远远超过预期,而工业产出则增长了1.2%,取得了好于预期的进展。
' M' n3 @. ~# U* ~2 R3 W4 m, `
( n4 Z- \& a& t 制造业正在从全球复苏当中获得好处,由于在衰退期间,企业纷纷削减库存,而衰退结束之后,需求自然就大幅增长了。然而,住宅市场却依然需要继续面对供给过剩的问题,毕竟现在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而信贷又是如此紧张,人们必须克制自己购买住宅的欲望。/ u, R9 W4 ?7 ^9 h& h* t
7 J0 a4 h) I1 f4 o: o7 p# ?
事实上,新屋开建数字之所以下滑,正是税务优惠在四月底终结的反映。除非有新的优惠出现,不然的话,新屋开建还将持续拖累整体经济。# I ]+ y# Y4 G1 P% K9 p& j
0 @, M3 e! p- u* `1 `- A0 y8 M 根据Nomura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雷斯勒(David Resler)的计算,住宅市场的这种迟缓态势将使得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损失0.2个百分点,而且完全可能会继续影响第三和第四季度。* K3 S( I3 a5 T: k3 H1 {
3 R0 C) F' i5 u5 s( a$ T1 v+ B. L 只是,考虑到住宅市场面对着当年极端过剩的“遗产”,这也未必全然是一件坏事。
- g1 H9 \& Z6 v& F& E
4 N' o$ j5 k6 u ` 四月底时,待售新屋和二手房总计有420万套,预计还将有更多的库存加入进来。此外,住宅市场还有所谓“影子库存”,即那些赎回权丧失的住宅,根据RealtyTrac预计,这部分库存今年将增长380万套。最后,和往常一样,还有许多人因为换工作的缘故需要出售自己的住宅,这部分人的准确数字目前还无法得到。
3 Y7 A+ I8 i8 o! }+ s: C$ ~9 _# N) o) @; J- j: u' j
我们姑且假设新屋开建速度是每年130万(暂时不管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即许多住宅并不在就业增长的地区),按照这样一个速度,我们也需要大约六年的时间才能消化掉所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库存,如果实际的开建数字超过这一水平,则所需时间显然就要更长。
u1 x( ^* x$ T9 N2 x9 x* O
* s2 `+ s& k4 X h: [ 惟有将所有“遗产”都处理妥当,建筑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复苏,住宅价格才能重新开始上涨。 D+ h ^- N$ f* w7 ^* T
1 z/ i2 [' A8 A 制造业的持续强势抵消了建筑行业疲软的影响。制造业产出仅仅在五月一个月当中就增长了0.9%,而全年迄今的增长幅度接近8%。
7 u( M8 e. N1 Y
+ J" M$ k1 o1 n5 E/ _ 有三大趋势都在支撑着反弹。( Z, ~/ P$ c; ~; L
. M) D# J1 K- E' m+ q- w7 b, ]$ ?
首先,除开住宅之外,美国经济其他部门当中的库存在衰退期间都已经大幅减少。企业现在都在重建库存,这对于工业产出,乃至于对于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是一个好消息。
/ f+ H3 F: u* Y3 L& t
1 _3 N2 X' }: B4 r 其次,那些在裁员期间节衣缩食的消费者现在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硬壳,开始面对拖延太久的必要开支了。五月零售数字虽然和四月相比有疲软之嫌,但是较之去年同期却已经增长了大约6%。
5 } y! _- K, W( n2 p$ O/ ]$ ?" Y) Z4 N* l& u; ^% l
最后,美国和海外的企业都需要更新设备,这些设备都已经老化,技术上已经落伍了。对于电脑和软件的需求尤其明显。资讯及处理设施今年迄今为止的产出数字每月增长数字接近1.0%,总计达到9.5%。
" R9 ]7 O9 u+ N6 }; B2 b+ T# J9 m# a: T8 T
对于这一前景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制造业的产出增加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生产力的增长,一是就业人手的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当中,制造业生产力较去年同期增长1.5%,制造业支薪人数今年迄今为止增长12万6000。9 d5 H6 U% t$ Y% U* h" E6 G
) W4 @$ X* S# ]* z 1980年以来,制造业支薪人数长期说来一直处于持续下滑之中。在当前这个商业周期内,制造业却成为了最有力的就业增长引擎。尽管私营部门的支薪人数只有11%是来自制造业工厂,但是私营部门今年迄今为止的就业增长却有25%都是他们的贡献。
4 ^' Q( q$ T9 N, ]" I
, r5 `' x. n2 L! g: ^4 U (本文作者:Kathleen Madig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