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现在,科技行业几乎所有人都在热烈讨论着微软收购社交网络公司Yammer的消息。3 o* k, ~" n* v
/ ~/ b+ W, r! t/ f# V* N* Y: S% A
企业社交网络本质上说来是下一代的企业内网,从Twitter和Facebook(FB)汲取了更多灵感,而与传统的企业内网颇为不同,后者只是一系列自有网页或者封闭目录的集合,一般只用于在组织内部分发备忘录或者是传递资讯。
0 n$ ] v! r& f$ W5 |% X2 ~0 {2 x9 H- q' z
目前,在Yammer、Jive Software Inc。(JIVE)、Spigot等一些玩家的推动下,企业内网正在启动社交化的进程。这些玩家有足够的工具,可以让内网的功能更加丰富,许多内网甚至还超越了企业的藩篱,将客户也引入进来,让后者对企业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这让他们感到舒服。
$ p9 m6 J& Z+ l! s7 {
; s$ M7 K: K! ] \7 e5 H 简而言之,这些系统的设计是为了鼓励人们在家中多沟通多交流,以提升整体效率。
! r7 V0 s* e4 r$ C* M# \) ]5 Q3 u' B. b
可是,归根结底,如果一家企业能够自己建设一个企业社交网络,他们显然不会花12亿美元去收购,而微软(MSFT)这样一家企业看上去似乎就是有这样的能力的。* W6 ? E+ r3 D3 x1 m3 v
& r' Z9 l7 H1 _5 u8 O 如果这真的是证明软件巨头没有能力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企业社交网络,让所有功能一步到位,那这显然是个重大的警告。/ O. o" ] F' N/ y' ^! T: m
, P. t. w" P( _2 v 一些观察家还将这一收购视为一场失败,因为微软过去这样的前车之鉴太多——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去收购,却无法留住真正理解相应产品的关键人才。大多数人很快就受够了雷蒙德总部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的作风,尽可能快地跳槽了。
/ D: a# V$ }; H! I# {
* b. A6 e: ?7 X. {9 o 一旦微软开始觉得自己已经更加明白收购来的产品的原理,或者是觉得产品应该进行改变,这样的事情就一次次周而复始地发生,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微软的判断存在偏差。
0 t! p1 Y6 C% ^9 L, {
+ `6 Q. h* |3 k! z/ t5 a8 F 除了Yammer的技术之外,微软还将得到Yammer的客户,包括荷兰皇家石油和敦豪等。事实上,Yammer宣称,他们与全世界二十万家企业有业务往来。如果按照微软支出10亿美元计算,则每家客户价值5000美元。: a' ~7 P* Y* V- e4 }( Y
5 S. `: g3 N1 M/ F- d' N7 g 如果我们再按照业界惯例,假定这些社交网络上的每一个人价值30美元,那么这些公司平均员工数必须达到167人,才能算微软的钱花得够本。当然,微软有自己的计算方法。
1 O) q! N1 c5 a6 D( ?8 Z2 Z9 J8 i7 |" G. v& f) y, I
一些观察家相信,微软的收购动作太小,而且动手也太晚了,现在,企业社交网络的大船早已启航有一段时间了。在我看来,微软是开着直升机赶上来,而且捉住了一条不小的船,因此,对他们来说,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7 ?" w* g8 W' p' h2 l" o) l$ y, l3 n3 T1 P5 v1 Z3 l, N6 t
我担心的还是前面所说的,船长将会离开,微软将会迷失在茫茫大海上。4 i- y5 R! u) W
* y0 w2 G! X7 [2 O& ?7 E 微软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当他们开发什么,甚至是收购什么的时候,他们的企业文化总是会跳出来作梗。他们的企业文化影响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算作是这种文化的投影。
/ s& C) ?) Q1 N' p
6 ^6 N1 C) S( D Facebook,或者说谷歌(微博)(GOOG)的企业文化可不是这样。微软的企业文化是封闭的,沉默的和内敛的。如果微软的高管去了狂欢节,他们绝对不会像谷歌的人那样轻松自在,喋喋不休。
: G# P0 i* }2 _* ?" M3 c8 f
/ W/ i5 ^ }) `3 b3 v/ I7 l 对于Yammer的未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而对于微软的未来其实也是如此。这交易看上去似乎是不会有什么赢家。(子衿)
# K0 f# ?: q' g7 h& {+ \; o) o0 l, {& z, h*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