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忍不住,再贴一贴,再戒!
# {& j2 u* G8 t& p, O3 M, k) M2 {6 w' ]1 V r
9 ~* S. X9 [% Z; V/ W/ B* {
由零开始
1 e- p4 R) p# A0 Q- o: M- J知识分子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在社会上谋得一份事业、一个体面的工作、获得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这个过程中我相越来越重,心维系和贪恋已经取得的成绩。此时,过去所接受的教育逐渐演化为学佛的障碍。 " |& J3 p, n h$ K8 `$ |
学佛重德,非只重才,这与世俗社会重才轻德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往往有才的人,德行一般,德偶姹傅闹斗肿臃锩虢恰?
" f/ k) h6 @( j, G7 d学佛必须放下架子、面子,以与众生平等的心态看待世界,这对于从小接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一关很难过。越是过去接受教育多、现在社会地位高的人,学佛的障碍越多。他们必须放下过去的一切,从头学起,做个小学生,才有学佛得实益的可能。
6 x9 Y) Q* W# `
% H% T0 P; S* m# l
( ]4 }" e& ]- m; r9 c学佛与学习自然科学不同 - F5 w6 [6 {! t6 s3 ]2 s9 H0 u; j
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比如:(X+Y)2=X2+2XY+Y2,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大到。即便是科学试验与日常生活发生关系的也仅是一部分。学佛则不然,万法唯心造。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从中悟出佛法真谛。修行修在每时每刻,一举一动之中,行、住、坐、卧无处不是佛法。知识分子应意识到这些差别,不把学佛与过去的学习划等号,这样才容易入道。
+ p9 g8 m6 Q" ]' P: [; l7 h3 N1 ^, S P5 { \. a5 K* U2 Z' Q; ~( r
脱离文字相 & c5 l! B4 M, [2 x" o
佛法靠文字(经、律、论)传承,不可否认大部分学佛人都通过文字了解佛法相关知识。但学至深入,一定要脱离文字相。如果不能摆脱文字相,永远得不到佛法正见。用度河的船来比喻佛法,到达彼岸后,留船无用。佛法尚且不能留,文字更要丢弃。知识分子什么都能舍弃,粗衣淡饭,若要舍弃文字好像要命一样,难!
' ]+ Q: ~' C" H9 G
+ U8 N! y# k' D3 ~' n# U6 o) G离开时间和空间 ) e$ V; N: f. o" }6 d0 e( _( ^
由《维摩诘经》可知佛法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即世界),有些人在这里卡住了,局限在时空观里理解佛法。
( f9 l7 E% n4 ?* `8 W2 L; h( [2 W: U5 L
无神论---有神---既有神又无神 % j7 B+ w; U- d9 d3 G3 [0 N
五四运动以来,大家接受的大都是无神论教育。学佛初期要来个转变:由无神转变为有神,有佛菩萨这回事。接着学下去,再把佛菩萨也扔掉,既有神又无神,非有神非无神,达真空妙有。
9 c, n6 B. w# p; Q0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个过程可叫做洗脑。先洗一次,从无神到有神。洗第二次,从有神到真空妙有。第一次洗脑,读《印光法师文钞》,效果非常好。接下来更多地需要实践,改头换面,学习舍。把日常生活中不必需的东西统统舍掉,比如:衣服、日用品、书籍等处理掉,舍弃难舍之物。生活越简单越好,牵挂少,家里清清爽爽地看着也舒服。除了物质的舍,更重要地是少攀缘世俗层面上的人和事,少闻、不闻、清心寡欲。道似无情却有情,要将亲情在心里头放下,舍掉(注意:不是要你出家当和尚,或六亲不认,或与之疏远,或与之冷战)。学佛到这里,很容易出毛病,都是学佛人对佛法一知半解,不能圆融所致。学佛人应自己心里明白,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莫责怪周围人,多多检讨自己,闯过去就柳暗花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