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63|回复: 1

基督徒应有的十种财富意识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6-29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kuanye.net/xysw/jzfx/20090611/4340.html1 p) E9 U# i2 W# ?
世界,物欲横流;世人,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什么关系都靠不住,除了金钱关系”等类的话常被人挂在嘴边。在这样的时代,作为基督徒,应该具备怎样的财富意识呢?
& d8 }9 v: F, J$ _
6 N! L( G7 E1 g" z7 V& ] ( ~3 P- R" g/ o! |' B: N

# ?7 e1 F3 `( k( ^* u4 n; h1、  生命重于财富。
/ I8 s' d0 ]" ~) B1 Y4 |1 {4 Z  a
9 L" D4 n9 q) h# F: M/ B! r# y耶稣说过一句极其经典的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由此可见,生命是最珍贵的!“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实乃没有智慧的悲凉。若忽视耶稣的这番教训与警戒的人,那么在他的人生中将有一场注定赔本的交易: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到头来,人财两空。古往今来,这样的悲剧愈演愈烈,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 C  X- ]- _2 l
8 s; w+ n3 `$ Q5 w$ v
1922年,一群当时最成功的金融巨子在芝加哥湾海滩酒店聚首。二十世纪虽然有的是富豪巨贾,但这一群人的财势却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看。围坐在一张餐桌上的有: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总裁、最大公用事业的董事会主席、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美国总统的一位阁员、国际开发银行总裁、华尔街最大的证券商、还有某个行业垄断企业的控制者。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加起来,比美国财政部的还多。他们的发迹史无人不知,是许多人竞相仿效的对象。他们是美国财经与工商的巨擘。若干年后,钢铁公司总裁席瓦勃最后几年借债维生,死时一文不名;小麦市场最大投机商加顿破产死于异邦;纽约交易所主席费狄尼服刑辛辛那狄监狱;总统阁员富尔系狱多年后获保释,后在家中死去。有“华尔街之熊”之称的李文摩尔,国际开发银行总裁佛兰兹,世界最大垄断企业的老总克鲁格,竟都相继自杀身亡!(详见葛培理著《人啊,你往何处去?》)9 p1 P) |, C6 P  H7 V, G9 d( y2 u) ?
9 p' V& O* H: @. f' p: g
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1 E# n, W3 a: B: l3 |* b$ B* L$ M1 J1 }1 d6 Y
1 L- P+ p) S" {7 l* s" d, Q# z
. Y) c( j7 L, |7 _" E; P* f
2、  财富的功能有限。# D5 g) S8 z( g- N7 }1 b6 }$ U

0 Z; r3 e+ y5 w3 z3 h0 {树立财富有限性意识,摒弃“财富无用论”和“财富万能论”。& O, c. }- r7 Z; E6 h3 T# p
$ i- {7 M& K8 `% k8 T
物质与灵性对立的二元神学思想导致贬低作为物质的财富,认为越穷越属灵,这种忽略文化使命的观念会使得社会停留在原始阶段,使得教会被现代社会推到越发“边缘”的境地。基督徒要亲手创业,创造财富,贡献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力。0 Z- S. _7 t- T8 V) c+ v
: r5 `  {/ y+ ?0 h6 e* x9 X
但财富万能、金钱至上的意识也是不当有的。人生价值也不是仅由财富来衡量的。人不能单为赚取财富而活着。我们不贬低财富的作用,但也不高抬财富的价值。
: P9 L0 w  A$ M7 y
* X  E) `" k6 k8 K* s; n财富有价值,能发挥功能,但作用的有限性是事实。财富可买到豪宅,但不能买家庭。财富可买到绝好的象牙床,但不能买到绝好的睡眠。财富可买美食,但买不到健康。财富可买真品,但买不到真心。财富可买到娱乐,但买不到幸福。有人采访华尔街100个很有钱的老板,超过90人说自己不幸福。幸福、永生、真爱等都不是财富能换取的。
6 c- h4 }9 ^/ ^7 J) k2 e5 C0 ^* g; `
( v  A8 N+ Z/ {3 v. [# v

0 O" k4 n8 R/ J% V" u3、  财富是上帝的恩赐。1 p. }& C3 F4 z
. J7 I; i' D( t3 s, P1 {$ x1 r. k
传5:19 说,“神赐人资财丰富,……这乃是上帝的恩赐。”圣经又说,“上帝所赐的福使人富足,但并不加上忧虑。”财富不是万恶之根。贪财才是万恶之根。问题不在“财”字上而在“贪”字上。财富不是罪,否则圣经就不会有奉献财物归给上帝,积财在天的教导。
, t/ p  m: Z8 _, M3 w: p
3 b& O0 u4 f0 _$ [. c* |+ I + [2 d1 E& V9 X- S, v) C% T
- N4 X3 g( c( Y
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5 b/ e& R! ~+ i* I/ U( \

; l; |: B  F: ?+ X) M爱钱也可不失君子风骨,关键在于生财之道光明正大。圣经说,“亲手作正经事业”(弗4:28)。不贪财、不投机、不冒险。不可盲目投资,不可拼命挣钱。弃绝急速发财(箴28:20,22)、一夜暴富的财富意识,“要谨慎,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51)。不偷窃、不欺诈,不求“不义之财”(箴16:8),宁舍弃财富,不可舍弃信用;宁舍弃性命,不可没有见证。不求不劳而得之财,比如受贿赂、拿回扣。圣经说,“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箴13:11)。“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12),手勤饭饱、勤劳致福,幸福坦然。因此基督徒赚取财富需要合乎圣经明训,合法合情合理地赚取。4 |) ]0 A" f% g5 r$ N
( M% w( W  l. |% |; ]- y5 Z% M
行文至此,顺带提一下基督徒参与直销的事情。“中国直销是指中国直销企业在我国境内招募中国公民为直销员,在供需双方自愿平等的情况下,由直销员在固定零售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直销企业产品的经销方式。”正规的直销公司最终面对是消费者,以长期向顾客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这在《直销管理条例》有明文规定。直销企业经过审批、获得了合法资格,方可以开展直销业务,是一种合法的经营活动,是一种可以减少流通环节的营销方式。但传销却是一种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的欺诈活动。《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由于直销的交易方式隐蔽、参与人员相对分散,一些不法分子便以直销为幌子,进行传销行为。致使有人在受限的时间空间里分不清直销与传销。因此须谨慎智慧地多方考察与仔细询问。如果有人拉你参与销售产品,你也可以拨打当地工商和公安部门的电话进行咨询,看看是否合法。还有就是不要在教堂内开展产品销售业务,不要将推销产品和传福音同步进行。要实事求是地推销,不要夸大其词,更不要以基督徒信仰作为产品质量信誉担保。) [6 O5 N% @1 r9 C* Q
4 A0 p# u4 T- I7 |' u  e
再提下基督徒购买股票的事情。近年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上市企业有不少优质股,民众认购股票态势火爆行动积极,全国上下几近“全民炒股”之势。基督徒作事有些原则要持守:荣耀神、造就人、不受事情的辖制而不能自拔。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购买股票,不可有贪心,不应借钱买股。中国股市是政策股市,中国不少的上市公司是国家控股,牛市熊市的变换是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不能影响干扰到你日常的灵修、侍奉、工作、学习、生活,若不能持守以上前提条件,最好不要参与炒股。基金虽不同于股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有收益波动、有投资风险,只不过没股票风险大。基本没有风险的是国债,约定按期还本付息,利息免税,收益稳定。; C! B8 r6 S+ y: Q
( u& y- b. j' O5 `2 L- O. R. o
6 T/ h8 ~7 F$ k% r" J

0 s$ m9 G& w" K+ Y9 Y % u. d5 U0 \, s) z
" C6 a$ k  x% w" Q3 |1 ?& p  m
5、  不要羡富,更不要仇富。
1 S7 H& O! R' x1 z" T" Y0 C
7 {- ?/ p4 f- O' i7 `: l使人富足或贫穷的主权在上帝手中。上帝将大量的财富放在有忠心有见识(有理财能力与智慧)的义人手里。纵然有罪人控财之时,但终必“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箴13:22),圣经明记上帝曾完成几次财富大翻转:埃及的国库粮食财富为宰相约瑟积聚管理,以色列民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时将埃及大量财物带走,统一王国昌盛之时四方各国将财富进贡所罗门。财富终为义人管理,这是财富的所有者——上帝定规的计划。: y- ]. ]/ w; p6 `* A/ P

7 x$ k' d( Z9 K- a7 K: e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状况,领“五千”的人不多,领“二千”的较多,领“一千”的最多。不要羡富,上帝是按着我们各人的能力,因在“小事”上忠心的人,才有资格管理“大事”,上帝不会把过多的财富给我们,免得不能作出正确的使用。更不要仇富,“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12:48)。所求于我们的就是忠心管理从上帝所领受的财富,充分发挥其价值就好。, y8 a5 H1 F1 s) B( U( U* M% ]  ?+ I

! |" r/ L' o' |& ?. n$ X) G' x* S) |此外在这里要提到的是,“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也要夺去”的“马太效应”,需要加上另一句经训才不致出现贫富悬殊、基尼系数变大的状况,“叫你有余,可以分给那缺少的人”。人的确需要信仰的动力促使他在有余之时,去践行“分给那缺少的人”,一部分人在“先富起来”时,去践行“帮助大部分人后富起来”,这样才达成“共富”,达成和谐。3 V- v( }7 R7 F  |9 S: X
, j, q0 B' ^7 i  i4 h3 l
! @# w! K7 U* |+ }

1 b- \4 _; B4 H/ b# i) w6、  我们是财富的受托者,上帝是财富的所有者。
" o" k* G- b5 F1 h
: Z6 o' g( o  E% v7 `最高的主权不在我们,最终的所有权也不在我们这里,不要说“财富是我的”,我们赤身而来,也要两手空空离世。因此,准确地说,上帝把财富托付给我们管理,或者说我们从他那里借来,将来向他交帐。我们是上帝财产的管家。上帝信任我们能忠心又智慧地理财。我们理财唯一指导原则就是:耶稣会怎么做?(what would Jesus do?)用这样的问题严肃地问自己,然后严格地依照问题的答案执行。
9 E2 L6 H+ h  D! ?$ i1 n0 E: w( ]' \7 u
) [# b$ @( L# Z; a" c. \
' P9 O9 n& E7 N5 c  b
7、  财富是好仆人,也是坏主子。
7 L2 W9 b1 e) o# o* u& v  K, a) X2 B% D8 x$ `
马丁路德说,“人可以拥有财物,但必须懂得善于管理,做财物的主人。”使用财富,但不可被财富使用。那又该如何使用呢?波金斯曾指出应将财富分配在以下七个方面上以发挥其最大功能:神的荣耀、灵魂的得救、维持我们良好的产业、我们家人亲属的好处、帮助穷人、支持教会、支持国家。财富要达成这七个目的,不能专顾自己,不可用财富满足自己的放纵享乐炫耀自负等私欲。要顾及“我家”(家人亲属的需要)、“神家”(教会肢体的需要)、“国家”(社会民众的需要)、“天家”(福音事工的需要)。: L- y6 }  C4 o  ?6 Y% D- r

; m" c5 a+ e3 ]7 n7 x& H
4 ~4 H; ?7 P) X" U" g
' h9 ^; `8 k$ D1 V  W& `5 M/ X( I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5 U0 b$ ~1 U' Z( t( w0 d, R$ {
, a0 s3 x# Y8 n2 y# _1 @/ P( ^( X, u5 F约伯就是这样的人。在大富大贵之时,不忘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完全正直。在落魄窘困之时,仍没有“弃掉”神,继续保持自己的纯正。约瑟也是这样的人,在深得主人的信任与器重之时,没有轻慢主母,没有得罪上帝;在被诬蔑成为阶下囚时,仍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毫无怨尤地笃信上帝;当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财富无数之时也没有穷奢极侈,没有纵情声色,没有挥霍无度。相反,以宽广怜悯之心解救埃及与周边各国百姓出离于饥荒之危。8 j* N7 W9 x- ]/ {! |
3 Q, K) o* J0 U$ N' y# ^/ z
人生多有变幻,时处河东,时处河西,贫富不定。故不可依靠在无定的财富上。甘贫乐道者会对着空米缸唱三一颂,没有仇富心理,没有埋怨暴怒,依然信心满怀地仰赖厚赐百物给人的神,深信天无绝人之路,耕耘者终有收获,喂养以利亚的乌鸦今天依然在天上飞,一只麻雀上帝尚且顾念,何况比麻雀贵重多的人呢?上帝定必顾念。即或不然,就和着约伯在一无所有时的歌颂唱道:“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财富意识确能反映一个人的属灵光景,能反映一个人内在品质。在贫贱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此乃大丈夫气节也。不受几枚硬币的指使而去出卖良心,出卖真理,卖主卖友,失去自己的立场,失去当有的原则,失去应有的道德操守。想得三十块钱就去卖主的犹大、想得几套衣服就谎称主人之意的基哈西,就是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
4 i& `/ K9 C* i: {7 `8 N
) \/ T& N" s: r' B) p+ X+ p0 @: |有话说,“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虽说“仓廪食则知礼节”,但当人“仓廪食”时也会有不知礼节之可能,当人饥寒交迫时就会有挺而走“邪”之可能。智慧者祈祷道,“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30:8-9)为此要有一定量的财富积存,不多也不少,使我们不贪也不偷。至于存款比例可参照宰相约瑟20%的存粮比例。. J& q' y( \0 R" ?2 A$ u
) l1 a  }8 V7 ~+ y. D
' g, V, P  w# g" l

9 d# w& C+ F4 z+ @9、尽赚、尽积、尽施。
' W/ B- D5 @- y: Z& F8 j( b0 ?' j( Z0 N' A! g
这是约翰·卫斯理提出的财富意识,完整地说就是,“尽你所能赚钱,尽你所能节省,尽你所能奉献”。! B$ m: n. \( L* c. |9 e
& H1 J$ v9 r. e
天道酬勤,上帝不帮助懒惰的人。不能“坐吃山空”,“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箴23:21)为了避免“你的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箴24:34),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装备,勤奋学习,挖掘潜能,踏实工作,赚得财富,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事无可厚非。财富是劳碌得来的,不是馅饼从天而落的美梦中得来的。
, x( w/ c- F. H: ~! ^( K$ l' \/ u4 t5 [. q+ `
有人说,有钱是赚的,不是省出来的。但又有话说,“勤俭持家”。“勤”加上“俭”方是持家之道。“俭以养德”的古训至今不变。今日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滥用、不能浪费,提倡简单、简朴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很多的时候,因为虚荣攀比贪婪等私欲的干扰,人不能分清自己的需要(NEED)和想要(WANT),错把奢侈品当成必需品来追求,为此,倾囊、透支、贷款、负债消费来满足私欲。“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里,以购买力作为自身价值的衡量标准,于是乎衣食住行必买名牌、求高档。到头来,反被物役。要注重在生命中培植圣灵所结的九样果子之最后一样就是节制。浪漫不要浪费,享受不要享乐。% k9 D$ k( x4 w( H

& _9 l" e, r8 |9 N8 J5 g我们将节省积存的财富“尽施”。因“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生命的法则是上帝祝福那些舍弃生命和财物的人。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献给上帝,你就会得着。圣经说,“有施散的,却更增添”(箴11:24)。这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看似矛盾的箴言,不过它却行之有效。除了什一奉献归神之外,还应乐捐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常计算奉献的代价,却不去算算不奉献的代价。“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为此,你不可攥着手,要松开手,“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我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美国慈善家清教徒卡耐基说,“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奉献出去的人,会受到民众的唾弃”。石油巨子洛克菲勒说,“死而富有,是种耻辱。”若“尽赚”、“尽积”而不“尽施”,就定会成为葛朗台式的守财奴,为人嗤笑。2 U" z- h& D6 t: p6 B, q
) v# ~* _( R* a" [

5 v2 q0 H8 r% o" s( a$ g0 p) T( W% D5 ^9 f. @/ u
10、持守什一奉献。
1 z: r& M& f1 Z6 W# Q8 W# \: Y& e3 t7 c% ]: `
新约的捐献制度以什一奉献为起点。换言之,应该超过什一。新约经训的标准没有低于旧约。耶稣来不是废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怎么成全的?人不是靠守全律法而称义,而是靠基督那满足了全律法要求的义而称义。简单说,我们人不能靠守全律法而靠恩典称义。但这并不表示赖恩称义的我们可以废掉律法了,比如旧约定规的什一奉献,耶稣来就没有废掉。, V8 b: u- h* ]% v; x
* j  N; H, B! c3 X* L* k6 R& |
耶稣曾责备假冒为善者说,“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太23:23)。这里耶稣明说,“献上十分之一”是“不可不行的”,只是公义、怜悯、信实之事更为重要。什一之事就算是“次要”,也不能不要。文士和法利赛人尚能行什一,我们岂不当更甚?圣经要求,我们的义要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基督奉献自己生命给我们,“他是爱我,为我舍己”,这样的大爱激励我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全人(包括身心灵、财富、才智、时间等)奉献在主前,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倘若身外之物的金钱的十分之一都不肯献上,“将身体献上”就是虚谎就是空谈。但愿我们按着各人的力量,或者过了力量地奉献,在这之前,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唯愿上帝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也赐给我们,显出乐捐的厚恩,使我们甘心乐意地再三恳求地(林后8:1-5)为上帝和他的福音“费财费力”(林后12:1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看不懂文章中太深的涵义.但是我接触过的基督教徒都是很善良的.我只会祝愿基督教徒的人们永远幸福和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0 15:32 , Processed in 0.15264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