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 : \( Y# v1 t. Q* D9 O
因为基督徒们认为他们有无限的道德贷款能力,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心安理得的骂人、撒谎。他们完全忘记了世上还有“积德”这个词,其作用就是为了还自己今生所欠的道德债。 7 J5 I, [1 Z* C: t* O! F
7 Z1 P- }( `5 I( M9 b, f
于是,“因信称义”在基督徒的嘴里就有了双重的含义∶
; u* B6 C- S3 O2 B0 m
. B9 }: Q6 B* e6 I4 i& V4 t* R: ?非基督徒不认识神,是罪人,再好的人也要下地狱;因为有耶稣的信用,所以骂人可以更凶猛点,基督徒也是罪人麼!多麼美妙的借口! $ U4 Y$ y$ j d' r
" B6 E, ?) g5 B: o( C0 I*******************************************************
! K- X7 M9 @% B' x4 x0 Q8 a
5 b5 e4 P3 n3 `2 ]3 ^我总是很奇怪,为什麼基督徒们在网络论坛总给人以恶毒、下流的印象,看他们的主耶稣也是慨然赴死的好汉,称得上英雄盖世,怎麼就会有这麼一批猥亵的徒子徒孙? + Y4 {% A6 W k3 s
: x! ]: }( r7 }6 c2 u7 q! _( }
昨晚重读了一遍“马太福音”,对此问题若有所悟,说出来供大家商榷。 ' [7 {, }! G: U/ k! L8 r6 C! p
& E7 x$ d* J4 ?0 G/ w; m$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讲究“因信称义”,意思是只要信了耶稣,就免去了过去的种种罪孽,上天堂得永生,并且这完全是上帝的恩赐,人只要信,就能得到这些,反之,下地狱。 ' k: b; b) q* {7 x, k; k3 c
4 N f0 F% z! W: x5 ^
这个观点是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争论的焦点,非基督徒显然不买这个帐,而基督徒则喜欢强调这就是福音。但是,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在我看来,非基督徒不买账的态度无可厚非∶不信你这个宗教麼;基督徒的坚持也是人之常情∶这是他的信仰麼。 + X+ t& I* d# L X k: l
. j) R; G9 K V( `( z& l. ~* J: Z$ k, [
我感兴趣的是基督徒的争论方式,为什麼他们总是那麼喜欢挑起争论?而在争论开始後往往口出秽言,下流不堪。 ; \8 J, O; B& G8 `" l
. }" {$ ^. [0 h" E. b& ~
在“马太福音”里耶稣告诫众人,要把他们的财宝存放在天上,因为东西放在天上就不会毁坏。这个比喻非常好,我们就借用耶稣的这个比喻来分析分析,为什麼他的徒子徒孙如此不堪。 : O/ i) m0 _* `5 w" n
8 L7 [, ~5 G+ V% L$ P/ ?% {按照耶稣这个比喻,天堂在某种意义上象是一个道德银行。这个银行因为是上帝开的,所以它资本和信用都是无限的,不会有资金不足、坏账过多的问题,所以它的贷款条件也非常松宽∶只要你相信它的信用,想贷多少就可以贷多少,不需要什麼风险抵押或坏帐提取--也就是“因信称义”。 $ H( _8 X* T! \; B' M$ x8 C' l; X0 h- Y
% A, f" a: c( H: i! V0 X& Z' h问题就出在这个银行无限的资本和信用上。耶稣虽然希望他的徒子徒孙们把财宝存进这个银行,但是那帮徒子徒孙显然都是见利忘义之辈。既不需要风险抵押,也没有坏帐提取,有那麼大的空子可钻,他们就根本不考虑还款的事了,开始毫无节制的滥用这家银行的信用。 & r# m! R% G& ^! C/ p) N
( f, V7 h: v, A& e这种严重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表现在论坛上就是恶毒、刻薄、下流。
/ w; o% ~- x2 J- W( Z! o9 D$ N( w0 X1 u
/ Y2 c" j4 j$ u8 d R因为基督徒们认为他们有无限的道德贷款能力,所以他们肆无忌惮、心安理得的骂人、撒谎。他们完全忘记了世上还有“积德”这个词,其作用就是为了还自己今生所欠的道德债。
# x; z0 ^. B) D% U5 _: r, [& K. _3 _
于是,“因信称义”在基督徒的嘴里就有了双重的含义∶
3 ?4 r0 M1 {& k) z' z4 _4 B6 P. Z6 S* ?* f* Q
非基督徒不认识神,是罪人,再好的人也要下地狱;因为有耶稣的信用,所以骂人可以更凶猛点,基督徒也是罪人麼!多麼美妙的借口! ; d/ n/ j v! C* }5 g2 b- H! j
! }, s: U5 Y- s9 Y$ d( i' c
基督徒们对“因信称义”的利己解释,使得他们形象越来越猥亵,也使他们嘴里的道德带上了一股狐臭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