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x# G: Q: k/ C8 N 如此一来,你就不是将行为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了,而是将效益分享给了他人。这可能意味着你的性伙伴太少了——污染者跳到池塘里的次数太多,而你跳进去的次数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性伙伴,这世界也会变得更安全、更快乐。* Y( x# Z9 E9 S' ^/ T* h
! _! c2 w8 O3 M “守身如玉”间接伤害他人 ; x0 j7 Y' g" S6 R ( b7 o2 i" q$ F g 事实上,世界会因为两个原因而变得更美好,上面我只提到了一个:你们这对偶遇的性伙伴享受到相对安全的性行为。此外,你也可以通过第二种方式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种方式有点可怕但很可能更有实证意义,那便是:外面来了很多染病的人,而如果你今晚去寻求一个性伙伴,就很可能把其中一个被感染的带回家。然后,你自己就可能被感染。最终,你会生病,甚至死掉。而对我们其余的人来说,这却是美好的,因为当你死掉的时候,病毒也跟你一起完蛋了。进一步讲,如果某人会在今晚染病,我宁愿染病的人是平时不滥交的你,而不是不检点的彼得,因为他会在自己死前感染其他几十个人。) k( q' l* H/ k' i
" v) h8 ~2 m5 b s0 o% ~ 这种说法是经得起推敲的。不幸的是,你不能在勾搭别人时把它当成自己的准则。你永远不可能在酒吧里这样跟人交流:“跟我回家吧,这样就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了。”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个体决策者来说,利己与利他完全不是一回事。污染环境者不会关注他们的烟囱给别人带来的损害,不检点的彼得也不会关注自己散布出去的病毒,而你这个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同样不会关注那些因为你过度“守身如玉”而死在滥交者手上的家伙。 # K+ J5 a0 Q9 o% [+ g6 N1 c$ A9 y# H, W( |3 e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理想情况下,我们会想办法鼓励那些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带走更多的性伙伴。这当然不需要太多,我们并不是想把他们全部变成不检点的彼得的同类,仅仅“多一些”而已。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至少在笔者看来,免费发放避孕套的计划,也许是朝正确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小步。 ' ^+ t6 O* \+ a 4 Q& c: n9 d. P/ a/ d8 G 世界会因此改善么?首先,你的(大概是长期的)性伙伴们应该会获得更多的乐趣。的确,她们冒着得病的风险,但她们已经确定你值得她们冒这种风险。其次,你使得偶然性行为的安全度提升,而且从不检点的彼得那里夺得了性伙伴,这会减缓疾病的传染速度。; y! V1 d1 m5 z' S) n, r) Z" d
1 q4 Z7 E, P8 _7 X4 E- f 在此之后,你的性伙伴会导致第二轮的影响,你的性伙伴的性伙伴又会导致第三轮的影响……自始至终推理出整个过程的利弊,这是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总的来说,设法让那些在性方面很谨慎、很保守的人变得略微放纵一些,这对全社会来说是件好事。
昨天夜里, 睡不着的时候, 有想起白天看的这篇文章. 奇妙的事, 我却有了另一个角度的看见.0 B8 N, G; Q% G" d
& T7 o' C4 d7 {: h. N d
那篇文章是魔鬼的道理. 我并不是说作者是魔鬼, 而是说作者的逻辑正像创世记所记载的蛇让亚当夏娃犯罪的声音. 其理性思考正是人吃了分辩善恶树的果子之后的写照:离开了善的本体和本源---神, 人便无法分辩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