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在美国投资引发的争议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这次的主角是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该公司试图收购一家美国小型企业,却被华盛顿方面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这一事件标志着华为收购美国公司的第二次失利。公司高管一定已经开始思考他们如何才能提高成功率,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收购的话。其他中国企业同样应该密切关注。 ' b r0 X8 v8 U$ O' V) f' @; n3 s. C. X5 ?) A3 S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策略问题。想要进行收购的企业必须更好地理解美国的政治环境、投资审查制度、以及如何可以成功地穿梭于二者之间。对于西方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看看90年代美国的科技企业便知。他们当时受到政客和监管的阻碍。但中国的确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0 f) T% l: E* z
9 t& e: U0 l# F5 @1 G! f9 F' m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如何看待中国。每周,美国政界人士和商界领导人都会谴责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黑客攻击、新技术方面的竞争、由低估的人民币造成的贸易失衡以及其他负面问题。这种造势让政策制定者倾向于对来自中国的投资,特别是对科技企业的收购,产生疑虑。+ l+ W' T+ k% T5 E" c8 [; d G5 y' Y. d
1 r E/ X3 t d) x1 g2 J0 k8 _
表现之一便是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为期45天调查案数量的陡增。CFIUS为了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据Deal Magazine报道,在2006年,有关中国交易的审查数目为0,在2007年上升为3宗,2008年为6宗。虽然2009年的经济衰退肯定使总体被审查的案件数量下降,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审查数量的增长仍将继续。) f( ^9 T. B) l. U
! d' j' Y. X( g
华为收购3Leaf(加州一家云计算企业)的失败是这个趋势的最明显体现。CFIUS的审查是在交易完成后才开始的,因为美国五角大楼方面提出质疑。在CFIUS开始其审查之后,国会议员继而跟进,反对此次收购。华为发现自己在一个充满抵制情绪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守势。 $ s l+ n# q! u& S2 b- ^7 R- D 0 n& U# P! x1 c# A4 ]# J7 _ 华为事件反映了任何一家受CFIUS审查的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政治因素是这个过程的内在构成。审视中国在美国投资的充满疑虑的眼镜不只存在于CFIUS,它在其他政界、商业、法律界均有体现——所有这些都可能与CFIUS的审查一样,对一家企业的前景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中国企业寻求在美国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些增长的投资正在敲响联邦政府以外的警钟,包括地方官员、企业、社区。 * N7 A6 ]4 b* v h4 t( X( V 7 K/ c+ ?4 c/ Q f 中国企业必须明白这还不是他们所面对挑战的全部。改善政治环境可能更加重要。西方企业很久以前就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将大量资源用于处理政策制定者对于企业的忧虑、为有关商业问题的公共辩论提供信息。这被称作游说和公共事务,中国企业也会从这些做法中受益。 % [3 \& ^: X: x 7 o4 d- F3 B9 E0 X 首先,他们应该在竞争对手定义自己之前,在联邦和各州积极主动地发展与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关系。他们必须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了解自己的企业以及在美国投资的潜在益处。位于华盛顿的Sunlight Foundation表示,中国企业在2010年的联邦说客支出仅为42.5万美元。但仅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此项支出就已达到8100万美元。华为邀请华盛顿方面对公司军方背景展开调查的公开信只是一个开始,但它对挽救3Leaf项目已经为时过晚。3 n( ^& O& r+ j! g4 u
4 m# `5 I2 ~/ S8 h
其次,中国企业在对待监管措施的做法上应该更具前瞻性,一是避免混乱局面,二是让美国人感到安心,让他们明白中国企业遵守美国法律的态度是严肃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必然会利用任何可能的监管工具来阻止来自中国的投资,所以中国企业应当考虑成为第一个拜访政府的人。在这一方面,华为收购3Leaf最严重的错误可能是它没有在收购早期申请CFIUS的审查。- P! L" W8 j8 ~/ P! ?6 e/ 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