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4|回复: 0

中国海归质量越来越水 看留过洋的“水货”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19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近期一项统计显示,35%以上“海归”存在就业问题,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U4 X  l' f  `. M8 {
/ ]+ ^2 X/ W/ A0 s5 |; ?7 S% o
  “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但是国人“出国镀金”的心气却越来越旺,甚至还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一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倾家荡产也要送其出国读书。
8 H; ]4 g% u8 `& ], @; i' ~2 F  ?1 F" u( {; |! u$ Z/ _+ O8 j2 l( g
  但是,30万学费换来3000工资、60万投入落得就业无着……“洋文凭”含金量越来越低,“海归”的“水货”嫌疑越来越大。. v/ f2 C: k2 E" j
2 Q& f$ }: J* \3 `* M
  据报道,自1847年容闳赴美到上个世纪末的“创业风潮”,“海归”对于中国的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但千禧年前后,随着留学作为产业的兴起,低素质的留学生曾经被冠以“留学垃圾”称号,今天的“海待”是否正是这一现象的延续?7 Q: |2 j1 ~  V1 o" x

; y3 o% Y/ P. |$ j  海归,如何承受“二流”的指责?
( A3 b/ u7 m  m0 b0 \; p* {1 |, Y( U* w, v8 g# Y
  谁把“海归”当成了“垃圾”
) @- ]$ e, r) F' S9 m2 y6 ~9 P/ p. j/ p# o" w, g% h
  “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似乎已经过时了,今天的“海归”已经褪去了往日的光环,开始承受怀疑,面对“贬值”……
: o/ K* e, t# @2 |( a% x
" T# m( c# W. F5 o" x# A% G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镀金归来拿低薪6 S6 r( u  N8 b) F; d# U- t
5 T3 D* h1 F6 f
  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问题,一多半大学毕业生对薪水不满意,高校就业率统计存在虚假。2006就业论坛日前举行,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目前存在三大问题。
; ?, R0 ?/ S% U3 d% A' F) v3 `/ b( Q1 B9 f5 ^( {
  4成海归认为职业方向出错 : L1 @$ ?+ [2 K
% I- l) }1 `3 i
  ●案例:留学后薪水不如出国前
2 L# {# s4 Q, Q# J  Z
1 i  z, R7 r! j& ~+ b  曾在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的吴小姐三年前去英国留学。吴小姐说,“当时就是希望换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在花费60万留学两年回国后,吴小姐却傻眼了:“国内就业形势和两年前大不相同,现在海归一大把,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了。”半年之内,吴小姐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找工作,但几个公司给她的薪水还不如她出国前的。“我真有点后悔当时出国的选择。”
" d1 f" g- f' P6 n+ k8 ~5 b( s' C4 ?  h4 i! @  b! g
  ●数据:三成“海归”存在就业问题
9 R# t+ G' H. Z4 ^! _+ H8 J1 c8 H0 _7 F- P3 x# E
  在日前召开的2006年就业论坛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林泽炎博士透露,近期一项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海归”存在就业问题,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 6 F& k4 M7 A  j: t
& D- M' q" s# O- v9 s6 `
  分析:出国学习应该“有的放矢” 8 P5 C2 l6 _8 x. `

+ F: Q. h) {( r8 b7 l  “大多数中国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明确,在国外学习中,不知道如何把学业和就业联系起来,造成了回国后对就业的茫然。”林泽炎建议,高校应设置目标明确的就业教育,让高端人才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计算留学成本使得海归们心理期望过高,使得他们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 C# ^7 v7 V, o# j) L
5 k) O7 i/ _3 K7 O  \
  一多半毕业生对薪水不满意 5 S+ e0 v& V: u; K0 o( i  |  r
: U  c# L$ G) s; M4 j
  ●案例:大学生工资底线为1600元 " c8 i3 Q2 k3 a8 [4 \  @; L

; i/ ^2 F6 E2 }3 f* L  “在北京一个月生活成本到底是多少?”这是时下部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底线”。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生李恒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在北京生活,就算和别人合租,每月房租水电至少800元钱,吃饭至少500元钱,交通费电话费一个月至少300元钱。“1600元是底线,工资不能再比这个低了。”但记者了解,很多本科生毕业第一年的工资达不到这个“最低成本”。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只好租地下室、吃街头小吃,他们戏称自己是“高知识贫民”。
8 k8 g+ `8 F, V' w5 \& f0 B
4 G, i' z& j$ M6 x* b, P; Y5 P  ●数据:多半大学生对薪水不满意
5 p8 b/ K' |( X* e  ^. F5 J
" b# l7 F" T) U9 A/ N1 a" Q  2006年就业论坛上的一项数据表示:2005年大学生就业满意率60%,8成大学生认为工作中的发展空间比薪酬重要,近6成学生对单位提供的培训机会感到满意,不到一半的大学生对薪水表示满意。这些情况与2004年基本相同。尽管对薪水不满意,很多的大学生就业心态已普遍改变了。与前几年求职一味追求高薪相比,目前大多数学生就业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数据显示,75.5%大学毕业生会选择薪水普通但发展稳定的企业,仅有9%的学生愿意选择高薪但发展不稳定的工作。 # X( U. f% h/ W2 l8 A' C- C- {

0 k3 q9 U& M% c9 o, ?  分析:上大学是投资而不是消费
6 B$ _4 H% ~2 a. M! G6 g5 V' Y( |+ s+ V" u3 X, E7 l2 x  _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教授认为,目前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上大学不一定都能毕业,毕业后不一定都能就业,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所以学生们要有风险意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不能就业”,有可能“薪水不高”。大学生对薪水不满意,关键还是因为学生们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著名教育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说,大学生要首先知道自己都会什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上,仅仅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的生存、学习和就业能力,与他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有密切的联系。” 0 H  ~3 N- t% |3 P( b

6 E6 y4 C+ J) W. y; o  高校就业率统计存在虚假
  P$ X' ~( h( `+ Y8 H$ C+ v8 E+ @7 s- G+ }! B/ [* |: b" M5 t# E
  ●案例:民办大学称就业率100% 9 z0 z' y2 r$ I  l( k
' h* `' s+ |+ ~/ L( W7 a& J1 }) e7 ~3 P
  去年,一项民办大学就业率排行榜在媒体上公布,北京吉利大学就业率显示为100%。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校方表示:“我们人人成才,学生个个能就业!”很多学生却表示,曾经找到“挂靠”单位或临时找到工作,而目前处于失业状态。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告诉记者,目前高校的就业率是由“高校自己向教委申报的”。
* Z( Z. y, a2 w4 N3 |1 P7 q9 k, B- a3 J" i' n
  ●数据:一项就业率三个数字
  L! {% Y$ g2 K- c
0 Q) G2 k) [3 v' V# Q; ~. |& w; Q  关于2005年的高校就业率,记者拿到了几个不同数字:教育部公布,截至2005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率72.6%,本科生82.7%;国家人事部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7.7%;而今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未找到工作的占27.25%。 1 M$ Z; N  M* [: S+ B/ u6 w

5 h0 D( y7 D+ m4 Y% y/ P/ u2 L  分析:高校就业率要由第三方统计
+ R7 C3 m3 l  X! `8 G6 n8 f2 n# r1 c0 Y: u
  杨东平认为,目前统计毕业时候的实际签约率是毫无价值的。“还没有离开学校,就让学生和单位签约,所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毕业时候签约率大面积作假。”国外通行的指标是调查一年后的就业结果。
) y. g& q3 E0 {0 o1 G$ g- x
/ g  e* o0 r( l6 G3 k( W/ S4 F8 Y$ I  另外,目前高校自报就业率的统计方式,使得汇总的统计可信度很低。“我认为应该由第三方建立国家教育信息系统,把大学生就业信息统计建立在一个科学可测的基础上,从制度上矫治就业率统计的虚假情况。”
# \. W3 N- m! j+ B8 K
1 q2 ~* T! u& F4 J9 _+ r  海归“二流论”:回来的都是“次品”
5 I* C0 i% k% T" i' F" u* I6 X3 L* h% Z" i" Q& b  j4 z. K! r+ L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的所长表示,他吸引到的通常是海外学者里的中流人才,排名前20%的人才大多仍会选择留在海外。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带我们走近新时期的“海归”一族。
6 p! @; F  x4 b( G# ]! m8 A% j" g* Q5 c! t4 n4 O9 t
  “海归”只是二流人才?
1 s% |/ ^9 Q0 J/ F  K# h5 y1 r. T4 W- q/ J% K- `9 H- r" j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海归”是牺牲了高工资或稳定的工作而回国,其中拥有创新研究专利的人就更少之又少。
* ?4 E* z6 o2 w1 D
$ c- z+ I8 J& K* v  过去30年,中国一直是西方国家一个巨大的人才来源。输出的人才主要来自香港,香港人因担忧1997年主权移交而产生的政治不确定性纷纷远走他乡。但随着主权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迁居海外的香港人又开始回流。 $ `; P- Z0 N/ ~5 j% U$ y' n1 Q+ D
& B0 N& ?9 z( a5 V' h) ?
  在中国内地,一场类似的“凤还巢”大戏也正在上演。2005年,从海外回流的人才达到3万人,大大高于1999年时的7000人。
8 A# u. C5 P* G1 f- l9 S* v  m! R" u
  竞相吸引“海归”
. ]) ]- d: x$ o- |( r7 L# C3 |( S/ G% k( X3 \9 ~: ?/ t
  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一直积极鼓励海外的留学人员返回祖国,它们纷纷营造适合海外归来人员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还向这些“海归”提供资助。
9 m% t" Q: j2 ^1 y3 ?& }
- m0 f8 \6 Z0 S2 I4 x3 Z4 d  中国科学院目前正向其从海外引进的人才提供人民币200万元的资助,其中20%可直接成为受资助人的工资。引进人才还可获得其他待遇,包括提供终身职务、住房,配备现代化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由研究生(往往是国内培养的)和其他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等。 2 p) V1 Q& ~( v( ?. |* d
9 L. g3 H) Y$ j% ~% R
  教育部的“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3年期间,共奖励了2218名归国教师,奖金共计人民币1.44亿元。而香港富豪李嘉诚资助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1998年至2004年吸引了537名学者从海外回国,他们成为重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A/ w8 o3 `# ]+ V2 ?

8 v- b- m0 _8 `3 b0 x" _" L  地方政府也在竞相吸引海外人才。不少城市推出了大量鼓励措施,包括提供住房补贴、解决配偶工作、为孩子提供国际学校、允许保留外国公民身份的居住证等等。多数大城市和省城还设立专区,为海外学者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北京和上海各有14个这样的专区。 3 K) D+ l5 i4 O: g% S( F4 b
/ a! M2 t" i5 d+ [
  “海归”素质遭质疑
+ H" F: p4 e* E9 S3 b" }! |1 V
6 l2 R- \9 f& E: _% i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是否成功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回国?数据看来并未支持这种论断。而且,有种看法认为,回国的都是在国外不大成功的人。中国科学院东北一家研究所的所长表示,他吸引到的通常是海外学者里的中流人才,排名前20%的人才大多仍会选择留在海外。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神经学家饶毅认为,在美国有800至100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拥有独立的实验室,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国。 1 X, R9 F. c/ H3 S( O) C6 \
& u! y' w- ]0 q' F+ F( L- ]# e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崔大伟表示,我们的发现印证了饶毅的观点。实际上,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海归”是牺牲了高工资或稳定的工作而回国,其中拥有创新研究专利的人就更少之又少。而且,让高级人才归国只是第一步,而留住他们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P* p6 X8 j) U1 {& z

2 s- z6 `6 `! a9 v  k- {  “海归”带来新问题
) ]7 M3 J  T* c' r3 S7 R$ }! B& y' G  ]$ V7 z, i  _) \
  那么归国学子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呢?政府官员称,在2005年回国的3万人中,有50%只完成了本科或一年制硕士教育(一般是在英国)。
1 _# q* a, [+ q: H9 I, Y( \+ s( {; S) _' ]7 `
  许多官员将此归咎于英国,那里只将中国学生视为劣质大学的外汇收入来源,他们一毕业即遭抛弃,只能在没有接受什么职业培训的情况下回到中国。 - k3 D9 u; @* M8 y- v+ ~
4 m: D4 U: Z$ b- \" c# i+ w
  但显然,中国政府成功营造了吸引海外学子归国的氛围。随着自费学生的增加,一部分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将会回国。而且,据麦肯锡公司最近的研究报告,中国正面临高素质工程师的短缺,这为海外学子创造了真正的机会。
( j$ w/ k  _8 m& x# s5 t5 J5 M+ ?6 z% x) l$ ^, z) }; D
  但正如对“海待”的讨论所显示的那样,不要仅仅相信数据。中国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海外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增加,将给中国带来新的问题。3 Z, H8 Y6 @/ W. H4 P+ E
; U5 h. Q/ g0 z7 Z8 S9 t
  中国“海归”质量:越来越“水”& Z. Y2 [9 G5 E: N2 l

$ Y, z* M7 ^, {/ [' ?8 S) U  “海归”变成“海待”、“海藻”,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不必说如今的就业形势多么严峻,或者“海归”的数量怎么猛增,“海归”的整体质量蜕变让人感叹:今日“新方鸿渐”何其多!2 M3 b, _+ h$ S( x1 v5 U/ a
% Q( ?  r1 E: |  o5 f; g- ^; t9 ]
  1847-1949:百年留学的救国之梦
% `' Y3 A3 x: Q. L
1 |0 V- m5 n, ^# S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和开拓者,中国改良主义的创始人,给古老的帝国捎回一股清新的海风。$ p' m+ k5 T5 H! I; f" J

: e1 t, {% w8 y  从134年前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到1949年以前,中国留学生一直带着强烈的民族自救意识。这种意识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有时甚至显得非常悲壮。到1949年以后,寻找救国真理的历史宣告完结,留学生再也不负担这个使命。
; [2 X7 n* V1 I" i5 n) u: S
, v. |  {7 r% u8 K) V) r  20世纪80年代:“洋插队”的一代9 I+ d& Q  U; G4 E' r: Q5 h' V

) j& l7 [/ H' ^' k  1978年,邓小平恢复了向世界各国派遣留学生。有人担心留学生滞留不归,邓小平回答,即使有一半不回来,也要派。. j$ E0 c7 [5 y: e' S) p

8 Q/ }9 d; a' `/ v' ]; x2 h  经过文革,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曾经焕发出追赶世界潮流的热情,这一批留学生,仍然不乏理想和道义的色彩。他们心里交织着“洋插队”的美国梦与“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中国情。而今,这一代留学归国学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8 y! c( m9 _) m: r) u( V1 f

0 H6 D2 c# A3 j  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中产阶层”
) J* H, q) N# v3 X% g+ _
( V+ N, p- d+ {0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新的留学热潮。一些国内名校的高材生纷纷出国深造,他们怀揣着无数的幻想和希冀求学异国,为的是开阔自己的见识,接受国外文化和文明。
( d, p6 {+ Q! `. |- W! o2 a) T# o$ }- u
  随着中国加入WTO,1997-2000年,大批留学生归国,“海归”由此得名。“海归”代表着高学历,洋背景,受到各大企事业单位追捧,成为迅速崛起的“中产阶层”。4 r' s0 y; P8 w% t1 G" @, p

/ H$ n) x+ u" z  千禧年前后:出国产业化产生“留学垃圾”0 i9 R  R. ^8 ]6 e' I
. g: b  a& x: M6 g3 U
  2000年前后,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留学成为产业。留学不用“考”出去,而是父母花钱“送”出去。而且很多都因孩子在国内“不省心”或考学无望。" R$ s0 X% [5 z! J0 ]1 U

' ]) v1 R1 b: l6 d# O. u  在许多国家,吸引留学生已成为一种产业,入学条件宽松,造成“海归”良莠不齐。自立自强的留学生虽不在少数,但有些小“海归”缺少真才实学,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给“海归”的价值大打折扣。
2 K& d0 ^4 B* z0 i: W) v- |  W) m+ E& f3 |
  反思:中国人是否走入了留学误区# l/ G. s: n5 Y& P

# A4 ]1 r4 ?- v! ?# d! d  为争“面子”出国值不值得# j+ G9 k) Q) f( \7 O

1 Q1 ^( @. Y$ V( C$ g  问起为什么送孩子出国,家长回答不外乎“国外的教育先进”、“留学是趋势,我们不能落后”、“有一个洋文凭不错”、“至少能学好外语”以及“功课轻松些,进大学容易”等。不少家长把留学当成了“华丽的外衣”,觉得这样才体面、有身份。家长千辛万苦供孩子“镀金”,“镀”回来的究竟是什么却很难说。2 k! O2 T! v' W% p

+ S  [  U3 S- {: O0 e; [+ p  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类似一种风险投资,这种教育可以用金钱购买,但是却无法用金钱买到教育的回报。是在工作中慢慢熬至出头划算呢?还是放弃固定的收入,另外再花上几十万元的学费出去镀金值得呢?成本和收益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5 20:43 , Processed in 0.11105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