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8|回复: 2

西医、中医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瑰宝。

[复制链接]
鲜花(19) 鸡蛋(0)
发表于 2007-1-25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各种不同的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方式的文明,% O! U$ h+ ~- @  c) m
对周边自然界的不同理解方式和观察视角又创造了不同的方法。
; S, h/ x- \2 B1 e西医和中医便是这千百种不同方法中的点滴。# \; M3 M8 }; j4 d3 g# a& j. x
) V8 p' S; K6 Z9 r+ Z; H
两种不同的方法均伴随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6 z% `/ R; K9 z, g
如能够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对人类的医学进步做出很大贡献。$ q* K/ Q; U. i3 q  |; e+ A8 W

- ]9 ]- V0 c/ g许多朋友不很了解中医,认为中医只是拿几幅中药去对付一下,事实并非如此。
2 c7 E/ v; S" Y! M$ w' `' S9 _
中医讲求系统,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由其外在和内在的原因,他们之间相互不协调的作用导致部分功能的异常,从而带来疾病。
. Q" M/ j- B3 C  V# A) F西医更多的是考虑外在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考虑病灶部位及其周边的理化指标
' E% j8 `' P9 j7 U( W; Q0 A及相关生理指标,更多地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7 f0 Q" k5 Z: C/ P中医探讨发病产生病灶的原因,通过对这种原因进行消除来缓解病灶部位的
; z! q' E* o5 `2 V) H$ D5 R$ f) v疾患,从而最终消除疾病。采用类似“围魏救赵”的方式多一些。# [7 W5 E4 I8 V
因此对于传染性疾病、外科疾病等急危病症,西医的效果要好得多。
) ?& o0 `9 V! `4 \但对于全身系统综合征,例如风湿类疾病,骨关节损伤类疾病、消耗性的
2 A# `! H! ~+ R- E1 a! N6 u慢性病,等等,中医又会有非常好的治疗手段。对付这些疾病,西医便只能通过
" ^) k# M1 M" ^外科或激素手段进行消除,效果及作用便不能同中医相比。' @1 o* U$ f; H. t

" d7 \# s- \; r' m0 w( O8 h+ `# d最简单的例子。小孩在冬至前后咳嗽得非常多,病程也很长。如果单独通过
2 P. c" C' y! i, x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会明显,疗程会很长。但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孩子的饮食
. N( }0 t# D7 {/ D' D/ ^9 B和消化,同时辅助抗生素治疗,疗程就会大大缩短。这便是所谓“中西医结合”。
7 D! l8 J# I! V6 l7 I
- ]$ I% L& Y5 c) C例子很多。无法类举。总而言之,西医和中医通过全局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视角
1 X. ~# A# M* r/ i% G% b* _来看待和解决人体疾病,如果我们能够既从全局角度考虑发病的原因,并进行条理,消除发病原因,又能从微观的角度用快速高效的方法对相关病灶进行治疗,
2 R( ^8 J$ J* f" J. H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1-2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老人比较赞同的方式是先用西药把炎症压下去,然后用中药或者食疗调理.但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实在是很不情愿给他用抗生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现在医生动不动就开高级的抗生素,等于是在帮细菌培养超人.我家宝宝去年扁桃体发炎两次,拉肚子两次,我都是坚持给他吃中药和控制饮食.从育儿的经验积累,我感觉宝宝生病大多是吃得不合适或者受凉引起的.脾胃是后天之本,调整好脾胃,抗病的能力就强.不知道爱城的医生怎么治疗感冒发烧的,我们这里的医生开输液的情况很多,前几天我的同事发烧咳嗽,医生给他开了消炎和激素输液,他和医生讨价还价,最后没有用激素.感冒发烧居然用激素,真是可怕.
1 B- e, ]/ {; t  [9 @2 \9 V5 s0 M9 M& N4 Z+ ~4 Q/ J, U" O0 p
[ 本帖最后由 善女人 于 2007-1-26 00:3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2-2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15 18:52 , Processed in 0.15072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