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5) 鸡蛋( 0)
|
净土宗第十一祖省庵大师
: T. W) O$ }2 }5 w& M 大师法名实贤,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人,俗姓时,家族世代为书香门第。, T+ O4 q; g. q* t& Z! i N: @
大师天生不食荤腥,七岁出家,拜清凉庵容选和尚为师,15岁正式剃发。大师聪慧爽朗,经典过目不忘,诗文书法无一不精。
( l4 G" q+ w) u7 q" f- e( r1 G 大师虽精通世典,却从未于顷刻之间忘记生死大事。大师生性笃孝。母亲去世后,他跪在佛前诵《大方便佛报恩经》,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此后,逢年过节及夏伏冬腊祭祀时节,都要设像供养。有一天,大师到普仁寺,正巧看到一位僧人倒地猝死。这使大师顿悟世间无常,益加鞭策自己。# D* ]" h. i5 ^- S& d( ^- p
24岁时,大师在昭庆寺受具足戒,从此严习戒律,不离衣钵,日中一食,胁不沾席,并习以为常。农历庚寅年,大师往依渠成法师,听讲《法华玄义》;拜谒绍昙法师,听讲《唯识》、《楞严》、《止观》各部经论。从此昼夜研习,探求真谛。不到三年,大乘佛学三观十乘之旨,性相之学,全部融会贯通。绍昙法师即为大师授记别,为灵峰四世,天台正宗。
$ J! h9 `* v" `5 z 农历申午年,大师叩拜灵鹫和尚于崇福寺,参话头“念佛是谁”4个多月,忽然开悟,说“我的梦醒了”。自此以后,机锋迅利,思维敏捷,辩才无碍。灵鹫和尚欲以衣拂相授,传住持之位,大师不受而辞。从此掩关于真寂寺,白天读《大藏经》,夜晚持佛名号。3年期满,众人请大师开讲《法华经》。大师升座开演,口若悬河,词如泉涌,滔滔不绝。
& Q8 H# u0 l$ o: L: `+ _ 农历戊戌年开春,大师住于杭州隆兴寺。绍昙法师命大师代讲经律。法师亲自听讲,不住地击节赞叹,口称“善哉”。, L, {$ ^% p9 V D# N- m; ^ M
农历已亥年春,大师到四明阿育王山,瞻仰礼拜舍利。先后5次燃香供佛,跪在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应佛舍利放光。大师因而作诗如下:
: r/ W9 M- ?/ F. m “迦文灭度二千年,舍利于今尚灿然。9 s; P0 y+ [1 \) [# V- `
自庆宿生何善利,得瞻光明塔门前。
; X9 h! Z1 {9 f5 l6 H 一颗如珠缀小钟,青黄赤白现何穷。1 _7 X: U$ ^1 e- c2 h: k% g
自心还见自心相,不是如来色不同。$ K; J. q6 _/ n) U" M+ ?/ t& {! A
殿含宝塔塔含空,尘尘刹刹本自融。1 o; ~5 Z2 h+ U; V( C+ n" L0 n
八万非多一非少,毫端应现宝王宫。
( T+ K8 G, o( \& `( y, D 医王虽去药还留,惭愧痴儿病未瘳。
$ Y' y1 h! S% R4 { 读罢涅槃遗教品,伤心不觉泪长流。”
5 S9 M+ q) |# X) v0 u 从此以后,每年佛涅槃日,大师都要集合出家在家大众,广修供养。讲演《弥陀》、《遗教》二经,开示是心是佛的真谛,三根普被,法化洋溢。江浙一带,出家在家四众,无不倾心归仰。大师又手著《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弟子,言语恳切,许多读诵的人都潸然泪下。如此经历十年,法筵之兴盛,天下第一。《劝发菩提心文》收入《净土十要》第九要附,且有单本流通,行人自己请读,恕不抄录。
% H& v2 W3 E# q! z 大师曾应邀到永福、普庆、海云等禅寺讲经。每到一院,必模范一方,清规肃穆,气象一新。每讲解《法华》、《楞严》等诸大经典时,手执经卷,请问教义的人,不约而同,云集于大师座下。7 G6 o! H4 ~$ V M3 y
大师晚年退隐于杭州仙林寺,足不出户,力修净业。已酉年冬,杭州人茅静远、叶升、皇甫子仪、李执玉等居士,监院师自躬、一苇等,力请大师到凤山梵天寺讲经。大师于是屏绝诸缘,纯提净土,昼夜六时,带领大众行道念佛,人们都说大师是永明延寿大师再来。
+ h+ H* S& T/ X6 H3 R( M 大师先后主持丛林十余年,在大师座下得度的弟子,及归依受戒的居士,达数百人。遇到学习诗文的佛门四众弟子,大师就痛下戒劝:“人命在呼吸之间,哪有闲工夫学世俗文字。稍有错过,便成来世。那时再想出离,比登天还难呢。”7 d6 v& B/ @* k9 a! Q* ?) E
大师在雍正7年曾与众人结莲社,并亲自起草誓词,以生命结束为期,将每日功课分为20分,以10分持名念佛,9分观想念佛,1分礼忏念佛。其中开示禅宗学人念佛偈为:
; s) H) j! P, [, X( V, {+ k5 g “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
; U1 O% j" @' F+ G 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
: t- o$ C3 r5 j4 o# q 如太阿剑,撄之则烂。6 H' h5 L4 l8 x, k4 p
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只葛藤,一刀齐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 m( W/ D1 G- d! K+ u
雍正11年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大师告诉弟子说:“明年4月,我就长往西方了。”从此,大师掩关于寸香斋,每日持念阿弥陀佛名号10万声。直至第二年甲寅岁4月2日出关。12日,大师对大家说:“我10日前见到西方三圣降临虚空,今天又见到,莫不是我该往生了。”随后,嘱咐院中事务,并遍辞城中护法居士。侍者请大师留下偈言,大师写到:
' \. N1 ~" {: C! U' t. S “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
. ~% S) s3 r2 L9 \ A7 a7 G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e# z% U# r; P4 k% W3 y- h2 { 写竟,大师说,“我14日决定往生,你们为我集众念佛。”13日,大师断除饮食,闭目危坐到五更,沐浴更衣面西趺坐。14日将近午时,大师面向西方,寂然而逝。* B+ \- R3 g! ~3 n" N( [9 R4 D
等到为大师送行的人群赶到后,大师忽然又睁开双眼,对大家说:“我去去就来。生死事大,大家各自净心念佛。”说完,大师合掌连称阿弥陀佛,就往生了。鼻中玉箸垂下,颜色明润,至封龛时面色不变。
* ]; i4 |/ K1 [& f 虞山寺上首无住师,于这年腊月初八,奉迎大师灵骨,葬于常熟琴川拂水西。乾隆7年2月15日,阿育王寺诸位四众弟子,怀念大师道行,迎请大师灵骨,重建塔于阿育王寺之西,旧塔遂成为大师的衣钵冢。
& D& |- q5 h6 D. j 大师生于康熙25年8月初八日,示寂于雍正12年4月14日,世寿49岁,僧腊25年。2 w3 h1 [9 T/ @
大师身后,留有《省庵法师语录》一册,是际清居士彭二林的重订本。已刊板流行于世,读者所得教益,微妙难以尽述。
9 ]+ W I9 s$ D: m* z7 J$ A$ P, a J6 E5 Z9 O* {* i* p
http://www.nianfo.net/html/30/bencandy_592.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