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17)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朋友听了他的故事,也想投资房子。他就自告奋勇拉着5个人一起买了一套8.3万美元左右的房子。这是个黑人区,不是太好。折腾了一段时间,但还是出租出去了。: L& v, j% f: P" i4 Q4 G" L, r
# H, o; m1 c' C9 j8 u2 w: x% `接着又与这几个朋友买了一套有小区物业管理的单元,房子顺利出租。可是不久就收到物业管理的通告——勒令房客限期搬走!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该小区条例有规定,任何单元只能自住不得出租。他和地产经纪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看走了眼,无奈之下只能亏本卖了。: w4 _' j: X( z* X* \ `
: d s: d5 Z! E$ W7 P1 r% \, P- n
由于这两个房子都买得不好,亏损了。大家开始有意见,不和。合伙买房这条路就走不下去了。
8 h( w( h. ~- u; l
# z2 `6 S+ I! F$ `& D5 Z1 E# r2012年10月,他用好友的信用,以12万美元合买了最后一套都柏林区的房子。这一次,真的是粮尽弹绝。守着这6套房子,房产投资的路也算是走到尽头了。7 p7 ^: U. X1 l: V4 e% ?9 N
+ s0 u, T( J! m6 M( ]* X3 ?, ^我是在2010年经朋友介绍认识郭先生的。他们朋友几个想合伙买房,向我讨主意。当时我已拥有近千套豪华公寓。我建议他们先集资20万美元资金再谈细节,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浪费时间。郭先生告诉我,他喜欢买独立房,升值比公寓快,云云。3 Y7 x0 A2 H% ?( t% L4 y0 N9 X
' C4 M1 Y- A+ v4 t1 ^$ F3 ^- I
几年过去,2014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再次遇见他,得知他又处在瓶颈之处。虽然又存了一笔钱,可是信用早用光了,而且房价也不再是买方随心所欲乱砍的时候了,他又想尝试做公寓。
: G, [8 C! I1 H# \' F/ A/ C L( G+ D" c9 j
我带着他和许先生、赵先生三人组合注册了“三加倍”公司,以30万美元头期买下了市值110万美元的16套公寓楼,也就是我2004年的第一笔交易。6个月后拋出,净赚25万美元。$ [. f5 \* g- U R, t
- L# X2 M4 }: C: E, i# j0 q为了合理避税,我利用1031物业转换条例把他加入我在曼哈顿的投资项目,未果。7个月后转投另一栋商业楼,每年净租金6万美元,回报率非常高。
9 M. c; \1 ?, f- m5 g" f5 ]5 }. e7 y L) R0 X) L
他赚到了高于之前总和几倍的利润,明白了交易金额数目的不同决定贏利大小。好的交易也需要优秀的合作团队,而单打独斗的路子则只会越走越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