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77|回复: 8

佛教的善与基督教的爱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6-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020
: ?* \0 H/ [' `; o) Y5 J; n$ w2 F2 y# r: r1 q  f
从人的角度来把握世界、参透生命,仅从这一点而言,佛教达到了智慧的顶点。而佛教当中,中国化了的禅宗,对有文化素质的中国佛教徒影响很大。要想让这些人归向基督教真理,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公案(故事)入手,讲解佛教与基督教的不同。
- Z3 z. `% y. f7 `9 P
2 ]1 C- r7 U, {- e: q4 Z从禅宗公案,辨“神佛”真相, z) r/ ]! o7 K/ }1 i1 a+ f7 y& z
" a4 k! {: @$ L4 P! z' x3 g6 n
禅宗中最精彩的公案,莫过於五祖选接班人的故事。当时神秀和尚写了首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人都看好他。但最终成为禅宗六祖的,却是慧能和尚。他的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什麽慧能凭这首诗就接了五祖的衣钵呢?关键在於这首诗将佛教的教义和特徵,表达得淋漓尽致。
1 i0 m0 T+ a! Z( y1 v6 l/ Y8 _" p" z$ q5 e& S
为什麽这麽说呢?佛教主张整个现象世界是空的,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大师龙树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仅山川万物是空的,连佛教中的圣物也是空的,所以“菩提”、“明镜”这些一般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圣物,实际上也是空的。
( u, S5 y+ W( m: W' ]0 ?& m9 K- G
; J; ~0 K$ D1 O/ ?$ A既然一切都是空的,那麽自我、自我的罪孽也是空的(佛教正见中的“诸法无我”)。所以对待“尘埃”,自然不需要吹拭了。人更不需要苦修,只要“顿悟”、“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所以“我即是佛,佛即是我”。可见,禅宗把佛教当中的无神、人是神、人可以依靠自我迅速成为神的思想信仰,发挥到了极致。6 n* V! ^; w" H9 u3 X2 `2 e+ P

: D6 J% u# x- M$ @+ u* t* \通过以上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让佛教徒先藉此理清自己的信仰,然後我们开始介绍基督信仰与佛教的区别。. N5 j, O) u9 a" l1 S$ l

/ f% ^% t7 b8 i% T, t( y% i! F打开圣经第一页,第一句∶“起初,神创造天地。”基督教开宗明义、万分确信地宣告∶有一位真实的上帝,他创造天地万物,并且创造了人类。这个真神不仅创造,而且一直保护、管理著世界和人类。他是三位一体的真神,他与人有活生生的关系。3 o) c7 J, ~0 d; g

& p' y6 X* [$ A5 Q1 D: A" w0 M佛教大部分教派认为没有神,但佛陀释迦牟尼在这个问题上说过∶“诸位和尚,世间一定有一位非由母生,非由手造,永久不变,单纯自若的‘神明’。若没有这位非由母生,非由手造,永久不变,单纯自若的‘神明’,诸位和尚,那麽这里就不能向那些由母所生,由手所造,经常变化,综合而成者,指出一条逃脱之路。”(见《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廖超凡著、道声出版社157页)) u1 H% o: D' P3 A8 |5 q7 K1 I. k

, ?7 h2 W% y6 I" `3 \  w- O4 o& y但佛陀在其他地方,再没有强调这个“神明”,似乎这只是涅盘後的某种结果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既然佛教唯靠人的自修和操练,那麽世间有一个上帝的观念,会妨碍苦修。所以佛教说穿了,是无神论。
: m8 D4 e$ \2 r" U1 D' {! l5 n3 M' y  n3 U, v7 W
既然佛教是无神论,为什麽又有那麽多佛像、菩萨叫人拜呢?其实这些佛、菩萨,只是修炼境界比较高的尊者或圣人而已。人不是神,其他的生物和被创造的物体更不是神。正如保罗在雅典见到很多偶像时说∶“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使徒行传》17∶29)# w6 {/ [- |. M  d

! {5 f& o4 f9 b2 i1 `) I- y4 Q神是无限的,用任何有限之物来指代无限的上帝,都是错误的。正如《约翰福音》4∶23,耶稣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神是灵,人却执意用银、铜、铁、木、石,制造出无生命气息的的偶像,又向这偶像点香烛、供瓜果、膜拜求问,向它许愿、祈求改命,怎麽可能有用呢?
" m7 g1 q6 [$ x: l; b3 Z
$ ?, y$ N( J" T$ c& E, R" C( t+ d两教对“人”看法的异同
; O# A; D6 G2 G# s$ s! B
1 {/ M! f! B! c1 o; @4 @0 P给佛教徒讲明了他膜拜的所谓“神佛”的真相,以及基督教的真神後,可以给他讲解佛教与基督教对人看法的异同。根据佛教的“四圣谛”中的“集谛”,人也不过是各部件的集合,是偶然形成的“无常”。
9 B" c2 h9 A- S4 z/ k% h, W  {* y) \, P+ U! H6 U
在佛教经典《弥邻陀王疑问篇》中,国王与尊者那格森纳进行了对话,认为车子只是枢轴、车轮、车把等部分的集合,而没有车子本身。这很有点像中国古代所谓的“白马非马”论。
5 U: [2 a3 p) X( H8 E. X2 B
- ^- B: G+ |0 `也就是说,人的起源和本质也如车子一样是空无的。但因为人有欲望,所以人生充满苦难。只有消除人生的一切欲望,人才有解脱的可能。而佛陀在菩提树下所领悟的对付痛苦的方法是∶把生命毁灭,便不会再有受苦者;把自我废除,便无可能再受苦。这个方法细化,就是修行、顿悟、禅定、苦修、行善、咒语、法事等具体措施,最终达到“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去”的境界。& x- @$ S; F7 _7 V, y

/ ~$ S3 Y# f: l! N9 {$ T. f与佛教不同,圣经在《创世记》2∶7中宣告,人是由神造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个亚当是真真实实的人,有七情六欲和自由意志。由於他後来滥用自由意志,违背上帝旨意,因此堕落成罪人,与上帝彻底分离。而且这个罪从亚当开始,遗传到每个人身上。$ U7 O" E7 ?' g

9 J2 c+ t* Y9 y& r9 C这个使人跟上帝彻底分离、无法弥合的“罪”的观念,是佛教没有的。佛教认为,人有成佛的潜质,只要经过行善、修行,就可成佛。- r0 _# X0 d5 i1 k8 T( a5 `& Z

% i* c- ~- x: z8 \# ^$ s很多人认为佛教、基督教都差不多,都叫人行善。实际上错了。基督教宣称,人是行不出善来的。人天生就活在罪中,如《罗马书》3∶10-18说的∶“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6 a1 K8 n/ \" K- u( E( q
# A& o, @! c1 R& y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观察人类历史和现实,知道再伟大的人都有错误。佛教界的和尚、高僧,和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师一样,都免不了犯错、甚至犯罪。如今大陆很多寺庙成为牟利场所,著名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赚钱非常大胆,早就引起世人非议。可见人是败坏的,通过任何方法,都无法成为圣洁、公义、良善的神。
' c" W, u$ a' S& |+ B
5 F. z; j( }' W. u& q. z& I脱离有缺陷的人生,进入永恒的完美,是所有宗教的期盼。但有罪的人靠自己行不出善来,那麽我们就要思考,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与良善的神合一。有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神自己来拯救我们,道成肉身替我们担负罪孽。我们的罪被神救赎之後,我们得与神相合。这正如《罗马书》3∶23-26说的∶! b5 c- d$ ~$ i
* L% H* `* B* ?" ?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藉著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 G8 R. r) \7 P$ k
  }; {, a, H! C. ?神派他儿子耶稣基督,替我们赎罪,耶稣既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因为只有神才有能力为我们赎罪。只要我们相信道成肉身的耶稣为我们赎罪,我们就可称“义”,与神和好、被神算为无罪了。  e9 C3 b$ c- p2 @% P

- f% }+ m3 C, O; T) f% ^% R靠自我行善,和靠神的拯救0 \* n* H6 D$ G5 L: h) R" C- W
- W6 V) j, C4 }- j3 y
可见,佛教是自我成佛,而基督教是靠神的拯救;佛教是靠自我的行善得救,而基督教是靠上帝的大爱救赎;佛教崇拜的是高高在上的人,而基督教崇拜的是为人类流血牺牲的神;佛以痛苦为万恶之首,甚至以牺牲人的生命来消灭痛苦。耶稣基督却以苦为乐,自己饱尝了痛苦、替人类受苦,并叫信徒效法他的榜样,作世界的受苦者,让世人归回上帝。0 h- `: V  I: q0 d
* F& H8 G9 L( ^, D
著名学者梁燕城早年笃信佛教,到尼泊尔、印度等地求佛。有一天,他走进一个商店,发现面前同时放著耶稣像和弥勒佛的像,一个是受苦受难,一个是开怀大笑。他突然感到,能够真正反映人类境况的,是耶稣像,而非佛像。从此他开始研读圣经,最终成为一个基督徒。
  ~7 L. E( o0 k* M1 A
) ?. }' U/ B9 ~9 N# ^& `7 m佛教让人追求的终极境界,是不执著善恶、美丑、贵贱、是非、黑白等等区别、没有准则和判断,但基督教有公义、慈爱、圣洁的标准,耶稣道成肉身,以真理的光芒照亮黑暗,使善恶、黑白、真假顿时显明。! A2 x6 V5 \9 P+ I; v
  x3 o2 M3 s6 a8 Y. r# L
“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10∶34)因为真理和公义,必然与虚假和专制为敌。对真理的顺服,就是对虚假的反抗;对公义的服从,就是对专制的反抗。“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雅各书》5∶12)佛的境界易让人对世界调和妥协,但基督教的真理鼓起人改造世界的勇气。 * X9 Z7 F2 L1 @3 ~. O
9 |7 a9 m$ B$ @# W# f% F
由於佛教对人成佛潜能的肯定,对人的崇拜由此而来,如缅甸的专制、泰国对国王的崇拜。而基督教强调人的完全堕落、全然败坏,让人认识到人类的有限和罪恶,使人在设定各种权力机制时,不忘防范和监督。这为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宪政、法治,奠定了根基。西方近代史即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民主的起源更接近基督教的人性观。
" V. X4 R; I. X4 M* G
5 T  H1 G& A- E$ g4 ^4 u一些迷恋禅宗的佛教徒认为,禅宗的得救方法类似“因信称义”,六祖慧能简直就像马丁路德。慧能反对苦修和佛事,强调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悟,即是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但慧能的“顿悟”,与路德反对苦修的“信心”,有天壤之别。
" ?6 j. C% o7 T& H1 v% m4 I
& c% r" a  z. k( f慧能所领悟的,在於自我;而路德所信的,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赎;慧能代表的禅宗,认为“世人性本清净,万法尽在本性”、“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将得救之路归向自我,最终导致对人的崇拜。而基督教的救赎之道,在於上帝的拣选与救赎、人的信靠和感恩,正如圣经《以弗所书》2∶8-9∶“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於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s: F" [5 A7 Y7 e3 g% V1 |
8 R- W! n7 Z9 ^$ G  N0 `! p8 Q( v
可见,慧能与路德虽有相似的地方,但一个靠人,一个靠神。! B* D1 B+ z, J3 w1 y- s5 i( L! v
. ]' t3 v( A) k" L
让真理之光逐渐战胜黑暗. g: q- }) D$ ~2 C3 ~
; ^2 h- X: }- O6 o$ t
对一个有一定知识的佛教徒,让他迅速打消掉“行善成佛”的念头,在上帝的大爱中认罪归主,是不容易的。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信仰系统,一个是个人的善、一个是上帝的爱;一个是高扬人、一个是高扬神,这是人本与神本之争。. E) T" n6 I* S9 @5 n

" {$ |3 d* e7 Y8 c传统的中国人更易接受佛教,因为儒家、道家就是人本信仰系统。人本思想把人的至善、人的行为、人通过努力成神等观念极致化,对中国人危害很大。
  d: i  f+ P8 R2 I1 }1 \& P, h$ o5 x
而我们要向佛教徒传福音,也就必须围绕人的败坏、上帝的主权、上帝的大爱、唯靠恩典、唯靠信心等主题,展开澄清工作。当然,方式、方法要非常谨慎,要循循善诱,让真理之光逐渐照亮黑暗,照亮文化中和人心灵中的幽暗与昏蒙。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1-12-12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殊途同归。小万真的是“民主的起源更接近基督教的人性观”?
鲜花(52) 鸡蛋(32)
发表于 2011-12-23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万传道员你好,作为慕道友我想2011年12月24、25、26日参加华人浸信会崇拜的宗教活动并向你本人赠送作为圣诞礼物的传道工作用书,麻烦请求你或其他西人或华人教友绕路车接老兄我一下,地址是10548--96Street.Simon Li手提电话号码是780-868-6427。谢谢书全老弟,明天见!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3-1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佛教里经书太多了!《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也搞不清那本是真经。基督教就一本经,清楚明白多了!
鲜花(372) 鸡蛋(90)
发表于 2015-3-1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花茶 于 2015-3-15 11:11 编辑 7 i& g4 u% r! E: C
( i2 c  N: G# j3 b/ Q$ q
佛教与基督教是同源的。释迦摩尼29岁的时候,在一个密室里发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父亲说是西方一个用驴做运输工具的商队赠送给他曾祖父的,从来没打开过。
, i9 C, T: ^1 ?0 M0 R打开一看,是写在羊皮上的,所罗门所著《传道书》,看了以后,坐在菩提树下领悟,创立了佛教。
( n8 n3 G) c& s& F) I' \佛说,从是西方。。。。。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I' f) z% I9 E$ q' Y  P( Q# R
佛说的西方,可能就是西边的所罗门王国,而阿弥陀佛,就是所罗门。
鲜花(372) 鸡蛋(90)
发表于 2015-3-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hicrazy 发表于 2015-3-14 14:50* G& f) R% Y& k! e/ m
佛教里经书太多了!《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也搞不清那本是真经。基督教就一本经,清楚明白多了 ...
. B5 ^! ]$ q4 b" _+ B
佛教也多次有人用主要经典编过《佛教圣经》,但是一直没得到过普遍认同。佛教对不同宗派的处理比较好,主张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众生。就是说,不同的法门,是为不同的众生设立的,就像不同的病人吃不同的药一样。这样,避免了宗派之间的矛盾。单从这一点来说,基督教不同教派经常指责对方为异端,这恐怕不是神所喜悦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5-3-1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桃花茶 发表于 2015-3-15 11:54
, ~) m  E9 e# R0 |- b佛教也多次有人用主要经典编过《佛教圣经》,但是一直没得到过普遍认同。佛教对不同宗派的处理比较好,主 ...
% t% \& _( u' k: H* a( E+ t
一,如果是真理,那必然应该有唯一性。经书多了等于是自我否定,即经文需要不断修改才能被世人接受。二,基督教讲究人人彼此相爱。佛教当中各个教派之间才互相看不起。汉传佛教因为不止自度还能度人,自觉高于一等。所以相对于东南亚盛行的小乘佛教,自称大乘佛教,便是一例。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5-3-1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异端!去死吧!(转贴)5 m/ I' T* o0 y
一个人走过海旁,看见另一个人想跳海自杀。7 i8 R7 u& V  J* W* S4 U
他走上前去劝说:"先生,不要跳下去!"' Q2 A; J# m+ c4 N% X  N5 j1 M
那人问道:"为甚么?"1 P. l& ]  o4 a8 }# r9 M9 i7 c
他说:"生命是美好的嘛!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
- r& f- K( H( S, T那人答:"我有宗教信仰。"
/ \1 b/ r+ W3 Q! l( k"佛教、道教、回教还是基督教?"
9 V; u+ u& E. M' Q6 x4 Y"基督教"
' a5 ?4 C% b- T- q% o"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3 z/ ~+ K  J* M) b; u: L7 A. O
"新教"  U; p7 d: i0 D% W) @2 l
"我也是新教呢!圣公会还是浸信会?"
: _' s; B" `% Y1 ~0 A/ L"浸信会"
- ]9 ^" ~1 L" F8 V( i2 p"太好啦!我也是浸信会,你是Baptist Church of God还是Baptist Church of the Lord? "- x' ?! i3 o0 a) x
"Baptist Church of God. "
4 \! T5 o- e6 ]+ Y" f+ P"真是太奇妙啦!我也是,那你是原教旨的Baptist Church of God还是改革派的?"# I: J: |' y& q
"改革派的"
- f' Q1 v. o0 x8 w5 B"1879年的改革派还是1915年的?"
$ m$ i# F; f" \' Z* H"1915年的改革派。"% p& s* H7 e: [9 ]! B5 s. Q
那人朝他屁股一脚把他踢进海里:"异端!去死吧!"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4-28 21:20 , Processed in 0.2946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