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80|回复: 1

作山上的城---对城市家庭教会发展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9-1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0750 e7 Z0 M* ]8 G' A/ H9 R- H

) ?: w0 `6 P' H; f; h6 w. F( \听一个在社科院工作的朋友说,在上世纪80年代,她想去当地的一个家庭教会了解情况,结果发现她得先找“介绍人”,不然根本进不去任何家庭教会。去参加聚会的那天,她下了公共汽车後,一个信徒带著她走了半个小时才进到一个住宅楼中,在一个门窗紧闭的屋中参加了一个小群体的团契活动。敬拜结束後,她回到来的那个车站,发现不过用了五分钟的时间。1 V: p3 K4 ~: c

+ ~) ~" o$ g: Y/ E0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刘同苏牧师去年去北京大钟寺附近的华杰写字楼,参加守望教会的敬拜时,在城铁上遇到一个前来参加敬拜的年轻人,他的手里拿著从该教会网站上抄来的地址。刘牧师在文章中感叹,或许教会这样把自己公开出来,更接近圣经上所说的“山上的城”吧!
% g) O. F9 w6 ]: z3 r' @9 X
* |; G; v* b8 T: C- e1 j; m% c一、城市家庭教会走向公开化的几点特徵3 ]3 [' M# v9 F2 h
. i" w& w; y4 ^; n1 w( x2 P3 V* c
第一、进入更具公开空间的写字楼4 v, |) `9 y0 d+ [0 J

# z9 l, t* f( H6 M( P. X对比上述这两个时期的不同情景,一方面说明,教会所处的整体外在环境,正在向开放、宽容这样的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家庭教会自身在发生变化。可以看到的表现就是,家庭教会的平均规模、聚会人数在增加,有更多的教会从住宅楼中出来,搬进了更具有社会共同空间性质的写字楼中——在这个意义上,确认家庭教会的主要标,已经不再是“以住家为聚会场所”,而是是否能持守家庭教会的传统及神学立场。
' E* `# w$ t2 n4 R8 ]1 h8 {/ l% G  o. ]: E
家庭教会在整体走向公开化,很多家庭教会的大门,都不同程度地向社会开放。这表明,无论是教会的带领者,还是普通信徒,都渐渐战胜了过去半个世纪之政治压力在心中造成的恐惧,以及“地下”或者“非法”的心理,开始以群体,而不是以以往的个体的方式,向社会表明自己信仰基督。9 j/ T7 d3 D4 J8 a8 W& V

5 w- x+ C* R3 Q/ k/ R在山上的城中,聚集的是一个社群,当群体中的灯越来越亮的时候,这个山上的城,就是无法隐藏起来的城。. x5 M1 R! v6 J
  ]7 x4 l5 x0 l4 E% g! ~8 j
第二、 向堂会型教会的转型5 Q& o7 d/ h* t+ r

: ], l) z% B, q) E8 ]8 n达到一定规模、搬进写字楼的家庭教会,常常经历一种“转型”,即从过去的团契型教会,转为有一定建制的堂会型教会。
& t) |  i% R+ J! g1 V4 i! F
. K4 d: a: I  `; |1. “联邦”式教会的瓶颈' e9 R0 N3 _# v

& n5 X: Z5 N9 Q3 p. l9 f所谓团契型教会,是指由多个小团契(或小教会),构成的“联邦” 或“邦联”式教会或教会系统。这些小团契(或小教会),人数不多,构成形式基本一样,无论从功能或是建制上,都还不足以承担一个完整教会当承担的多个方面的责任,如福音与宣教、崇拜与圣礼、教导与神学教育、辅导与家庭关怀、社会服务及文化使命等,只能达到最基本的主日敬拜及小组查经。这样构成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教会,因为缺少整合的机制,同样无法发挥一个完整教会所当承担的功能与责任。% [+ v1 a4 t  A) P
: @7 B7 O! A2 V- x
就以守望教会来说,2005年之前,这个教会基本上是由12个团契构成的 “联邦”形式的教会。每个团契的事务由团契带领人决定,而涉及多个团契的共同事项,则由这些带领人组成的教会同工会来决定。主日敬拜在各团契进行,由团契带领人邀请人参加,并受教会调度;各团契收取的奉献,交由教会统一使用;退修及神学培训,由教会统一安排┅┅
  H; D- q6 S+ S3 s) r9 j
! `! k7 C; M2 R4 X- M! v$ ]) f这种模式,在守望教会发展的初期是很有效的。其优点是,任何团契的人数发展到一定程度後,都可以按照教会的安排,自动分出新的团契,使团契始终保持著较小的规模(一般五六十人),成员间有较紧密的关系。5 v7 a6 ?6 o! X& w
( E: G- U3 F  Q3 B: k, {' ~
同时,由於不断需要任命新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团契带领人,所以团契必须努力锻炼、培养新的同工,教会因此不断有新的同工起来。# K. R: {+ {& V% J
但这种教会形式的发展,在达到12个团契的时候,遇到了瓶颈。
- N! k8 ?; A0 Q0 V6 h$ R. ~; Q
! p6 k$ i& Q7 X这个发展瓶颈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所有同工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主日讲道上。因为有12个团契,每个主日就需要安排12人次的讲道。也就是说,在教会牧师及外请讲员之外,每个同工每月还需讲道2-4次。) K$ Y1 h/ Z5 |  _
: i8 k8 J. z, B, N1 k& Y
在团契的其他事务方面,除主日敬拜外,各个团契力所能及的,只有小组查经。因为靠各团契量力而行,所以效果参差不齐。至於成人及儿童主日学,基本上不成系统,更不用说神学教育、教会刊物,或者网站等事工了。
+ X4 W3 q' T6 p$ A0 y$ y5 u2 |6 b9 A) E( H. F# A
由於各团契独立聚会,教会牧师只能关注到同工层面,各团契内的事务全靠团契带领人。然而团契带领人除讲道、关怀及处理紧急事务外,基本上没有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其他事工中┅┅  i. E' K, g+ V! A6 j# U2 h7 @7 y% M
) G$ L7 b( x( R( D/ o5 v
2. 转型,也走向公开和透明
3 u: _' f) U6 ~) Q$ l- i+ r1 [# E1 R/ A' u. a
到了这样的瓶颈,想要发展新的团契已经非常困难了。因此,守望及一些教会开始走向整合,向著堂会型的教会转型。其实这并不是刻意要追求大教会的模式,而是在遇到困境後,寻求神的带领,重新确定了教会的发展方向。
: h  E! ~. u# j$ N# t$ u4 e2 D. w0 o3 H
这里所谓堂会型教会,是指已经有一定的教会建制,能够在多个方面,如上述福音与宣教、崇拜与圣礼、教导与神学教育、辅导与家庭关怀、社会服务及文化使命等多个方面承担应有的责任、较为整全的教会。
7 Q+ k$ M! Q* X& h
' H1 L/ M- t& H/ f4 U1 s3 s( \; D; y% o9 M9 k+ R
这里所说的教会建制,并不单纯地指教会的章程(把其他教会的章程抄过来,不等於就完成了教会的建制过程)。一般地说,有了教会建制是指教会已经有了明确成文的信约、章程、教会纪律,以及与之相应的牧养体制、治理体制、事工体制及宣教体制等。+ a* G% t* _; Q* X" p& A0 f
当然,仅仅有存於纸面的文字是不够的,教会建制更深层的含义,是这些基要的观念或精神,已经进入教会的运行中。无论是带领者还是普通信徒层面,都因此形成了一种有意识的约束。
$ Y7 z& Z& l) k( ]! T& @9 v2 ?0 _9 @
就以守望教会为例,虽然守望教会在2003年,就拟定过教会的行政制度,但真正实施的教会章程,是2005年教会在转型之初制定的。虽然这个章程体现的,仍是团契时期教会治理的基本精神,但还是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教会的整体构架。
7 y# |+ T1 c. R+ A0 P) ]- P, t9 J! C/ w. y4 Q0 k9 G$ ]
到了2006年,守望教会已经合并为两个堂,并在2007年,终於完成了全部的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教会。这个整合的过程,既是向堂会型教会转型的过程,也是走向公开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守望教会通过了教会信约,并自2008年开始执行修订过的教会纪律。教会的基本信念、治理的理念,以及生活的基本准则,都以文件形式公布出来,让教会的每个成员知道。这也是教会走向公开、透明的重要一步。* F, ?' p  V, ]" v* T

! \8 Y$ J8 I2 H# H3 Y3. 相信这是神对教会的带领
: Q+ z$ H" L! ~- d. d( c
' a! N0 E3 p" j* l这些探索转型的新型城市教会,其带领人大多非常明确地相信,这是神对他们教会的带领。神带领教会进行这种转型,一方面推动了家庭教会进入社会的主流和公共领域,起到“山上的城”这种榜样作用——作为信仰群体,教会不只是在生活准则方面,同时也当在人际关系、社团治理、社会服务等方面,成为社会的楷模——信仰意味著一种生活的方式,而山上的城更意味著,这不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是群体的生活方式。
& i; ]' C5 C" E. ]! l0 a2 o8 p2 H: a9 ]8 F. g/ l, A. w* T
另一方面,神带领教会转型,也是为了更好地牧养他的儿女。在这种类型的城市教会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他们渴望更多了解自己的信仰,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会的服事与治理。0 t2 b3 ^% ]6 j' Z7 w0 H
# F6 h. A7 s* A% \
换言之,他们不满足於只是参加主日敬拜,在讲道中听他人告诉他们怎麽做。他们希望对圣经有更深的了解;希望通过主日学,了解信仰的基本真理,及生活的基本准则;他们想了解教会为什麽是这样运作的;他们也希望,将自己在福音、音乐、文字等多方面的恩赐,在教会中发挥出来;在交友、结婚以及孩子教育方面,他们盼望得到教会的指导┅┅
7 R& s. j4 b; r7 @& h
% R% s9 k# B1 j% ^5 x0 ]3 S7 e总之,他们希望,教会不只是主日来一下的地方,不是和日常生活完全分离的地方,而就是生活的社区,是让所有信徒学习将信仰落实到生活中的地方。
9 |  v4 ]& Q, b; l! Q
7 g7 s% _# @6 j  j% E& h第三、在改革宗或清教神学中,寻求神学思考的资源' e% z: G9 J# P1 g9 |
# u. X: n) V! w1 O4 C4 K" c
除了公开化、向堂会转型,这种城市新型教会的第3个特点是∶在改革宗神学或清教思想中,寻找神学思考和教会治理的资源。8 F% ?0 R% g/ v+ U! e- h- ]9 ]% `# k
+ H' h" M. D3 h9 R
传统家庭教会的神学体系,主要来自敬虔派。19世纪敬虔派的特点,是极其注重个人内在属灵生命的成长。这种神学传统在中国教会中产生的影响是∶讲道上,更注重个人内在生命的见证,而不是解释圣经经文;教会治理上,不太强调教会职分的分工与体制,更倾向於教会的无建制;在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侧重於关心个人生命的得救,不太关心教会对社会及文化的责任,等等。: m8 G% Q1 @) }0 K: }

( X- {8 y5 o, T. h回到加尔文思想的改革宗神学传统,则正好在上述方面形成补充,比如,改革宗的释经方法,极其注重对经文的严格及正确的解释;教会治理方面,强调教会的组织与建制;教会与社会的关系上,重视教会对社会及文化所承担的责任等。$ N) H) t$ N9 E0 t: q
* c" [6 O$ E' |/ u) \* u
单就教会建制这个方面来说,中国本土教会自出现以来(即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这种反教会建制的倾向。这可能是来自当时本土教会所受到的西方敬虔派及灵恩派的影响,也夹杂著本土教会领袖想摆脱差会建制教会影响的因素,或许还有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
$ M$ l$ @& e, C& {9 S# ~# Q2 ]4 M: U+ _
早期中国教会本色化的基本思路是∶本色化就等於与差会建制教会相区别,相区别就意味著超越宗派,超越宗派就意味著没有建制。以这种思路得出结论,就是∶中国本色的教会,就应该是没有建制的教会。& L; ]5 K4 q8 p# h
! a) c0 y* u3 R; F1 o) D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无建制教会的神学理念,同样来自於西方教会(比如说在敬虔派传统中产生的弟兄会),是欧洲宗教大复兴的结果,是当时一些教会对历史上建制教会的一种反思、反弹。因此我们不能够说,无建制教会是中国本土教会追求“回到使徒时期”的结果。
) q! G# T; i  W$ t+ b+ Q. Z# w. K+ Z' C8 B5 y+ y. S2 w! B
早期中国教会中“回到使徒时期”的口号,其实是在为一种已经存在的教会观念提供说明。中国本土的教会,就自身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来没有经历过有建制的阶段,所以谈不上是“反思自身教会发展後,产生的本土化结果”。' q$ g; k0 o- e* G& Y# A# s
; L% c/ J. `9 e" r) i) ]5 Z) p
相反,在当前家庭教会的处境下,正如许多文章所言,中国家庭教会无疑面对著家长制,甚至专制主义的危险。在讲求规则的社会文化下,无建制教会的观念可能是一种调整。但对於不习惯规则、更习惯於专制的文化背景来说,有建制也许是更有益的。
% u4 J4 H2 b  K% D
0 J- p2 |7 V0 z! H" m0 l4 V0 O二、城市家庭教会走向公开化的主要异象
! h5 k8 D3 h6 g* L. B$ n: M
  `* r& U" A# o5 q9 J在上述语境之下,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神给这些教会的主要异象是什麽。换句话说,神托付给这一代教会的带领者的主要责任或使命,是什麽?# z, ^. L& }6 D6 D9 U) f

6 M: ?. |% n8 e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是“建造中国的教会”。这既是教会进行转型时所领受的神的带领,也是中国教会在以後一段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
% n. w$ L% z( x, ?4 @; c& f% V6 n. w, }+ y
就中国教会200年的发展历史(更正教),或者说,就中国本土教会的发展历史来看,还没有哪个时期,中国教会能够像现在这样自立地发展,不仅要独立地履行教会在这个世界中所承担的责任,还要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主流教会,与其他社会层面进行互动。
8 G$ {" ^# q+ T1 Y
. ~) \& ~$ T& I8 _* R; b在1949年前,本土教会要学习的,是脱离差会建制教会的背景,从大公教会母体的怀抱中自立出来。这时的本土教会,就如一个牙牙学语、摇晃走路的幼童,自然无法在中国承担起主流教会的责任。1 N8 L/ m6 b8 G3 L" k

9 i. L* m, S) s6 B" F9 U' L1950年代之後,中国教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不仅被分裂、被彻底地置於社会的边缘,更在各种政治运动的高压之下,被分散为小的群体,学习著如何在经历苦难中炼净自己的信仰,学习在一个无神论的政权之下独立地生存。
1 g, V2 x; q+ F8 ^  p8 o
3 h" p# s0 T9 r7 E3 f这两个时期的功课,其实正是教会走向成熟、自立必须学习的功课。只有在通过了这两个方面的考验之後,教会才可能真正开始建造的过程。6 x0 Z7 v9 q7 f. h* q" n9 }
建造教会的异象,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即∶建制方面的建造,神学方面的建造,以及教会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建造。. |: |# H6 a+ a

; y& Y5 V* g: N( i- u第一、建制方面的建造5 P3 z* J2 v5 `$ P# I2 G* k7 W8 M
! h  I- ^/ m& W% X7 G0 g
建制方面的建造,上面已经讲了一些。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建制建造不只是搞出一份教会章程,更涉及教会的牧养及治理中,如何发挥团队作用。其实建制的发展,就是团队服事进一步明确化,自然涉及这个团队的基本理念,以及相互配搭关系的约定。
% p8 r& X% [7 h# v% P3 q/ O' @5 W) V, D6 b/ \
受中国文化而不是圣经真理的影响,某些教会处理团队关系的方式,就是由亲或友构成事工的团队。结果是,依靠血缘关系带来的信任,造成教会的家族化,这间教会就如同家族产业一样;依靠密友构成的“党朋”圈子,则造成教会的专制化。! L: @9 R3 H! F, }: ^

8 @) X6 n# G, K* z1 a随著中国家庭教会的迅速成长、人数的迅速增加,如何打破个人的、家族、党朋式的、封闭化的教会模式,如何防止教会中的专制与腐败,成了教会面临的重要挑战。许多案例证明,目前教会内部出现的问题,基本上是教会内的专制,或者同工间的分裂带来的。这正是建制方面的问题。
: Z# Q3 `! ]& e% y# h1 b' @5 ?5 c
, u) u4 I4 R$ X* M0 d  A当然,教会建制可能引起争论的是,如果把建造教会建制,简化为把教会制度化,会不会带来世俗化的危险?如果用世上的方式来管理属灵的群体,是否会影响到圣灵在这个群体中的自由运行?还有,如何保持家庭教会以往的优良传统?如何保持肢体间的生命连接?这也是在建制的建造中,需要探索的。
9 {6 J, F& w- Y: K; m# m. Z
: F. O! |& v8 ^1 d: T% C. D, B第二、神学方面的建造
5 H, y. D" ~% _
. G- q9 `8 K: Z$ w2 Q教会的建造,从更大的历史跨度来看,更在於神学的建造。前面已经提到,目前的一些城市教会,随著会友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信仰有更多的渴望,以及对自身生活实践及社会问题更多的关注,也就对牧者的神学及教育水准,提出更高的要求。
4 Q$ x8 P& L, g% l; {/ ~  o# J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教会带领者,还可以靠自学及短期的神学学习,承担起牧养教会的责任,那麽,对於这几年成长起来的第二批带领者而言,系统的神学教育则是不可或缺的了。
  Y, ~4 O& l3 [) x/ p/ C- }- T" {: k& u% K% z  ]( y0 I6 p
0 L8 L% c) w/ c" D* S8 O
不过目前,无论是大陆提供的神学教育,还是海外的神学教育,其神学的理念及体系,基本上是大陆之外的神学传统,还需要在大陆本土的教会中实践,才能成为神学建造的资源。/ M* D, S8 l# f8 s

: c! F. A/ c* S2 Z3 p7 v就守望教会来说,教会遇到比较大的神学问题,基本上都与上面提到的建制问题有关。. c1 d: w1 ^1 W9 A  J

* j) e+ T+ K" F6 z/ I8 O
. T+ I  I6 t  ?+ e- \- z首先,在制订教会的信约时,原本在教会中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的灵恩问题,立即成为讨论的焦点。6 c  A, P2 K* A. o& i# u

, g" w; I+ [7 h1 @; L' j2 K其次,在修订教会纪律时,在哪些情况下,信徒可以离婚或再婚,也在同工中引起很长时间的争论。其实这在神学上,涉及到对婚姻盟约性质的理解,以及包含在婚姻关系中的教会与社会的关系。6 }, H* h) V* Q' o

. V: {- Q) n2 W. V6 y* S在守望教会的教会章程的修订中,因为涉及到治理理念,如职分的划分及同工会的责任等,也爆发过激烈的神学争论。
+ m* U+ Z. L& r' D- ]5 Z& W
& M" ~+ G* Q, o8 |8 I面对这些争论,守望教会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组成专门的神学研讨小组,定期进行神学研讨。在每次开研讨会前,指定专人作发言准备,并把准备的参考资料及发言文稿,发给参加研讨的所有人。教会同工会的任何成员,都可以参加这种神学研讨。
+ h( W/ T& D5 j# J; D( }0 M8 }- L( w2 k5 b
总之,就教会神学建造来说,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教会带领同工自身的神学教育,其次是教会中的神学研讨机制。没有这两个方面的建造,教会不仅会因为缺少神学思考,而面临民间宗教化或者异端的危险,还可能会因为各人固持自己的神学观念,无法沟通、对话,最终导致教会分裂。
4 [* u  c8 k. ]  M& Z2 L) J# Y6 [4 `( P% ]: I5 X% S
第三、教会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建造% V' A: I4 ~% K- r9 J+ c, |

3 R% X) o& S/ i/ Y* H- @4 `6 [教会与社会关系有3个方面需要建造∶一是教会与政府的关系,二是教会与相关服务人群或社团的关系,三是教会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系。本文因篇幅所限,只讨论教会与政府的关系。
: K. x# W% C, Q$ C8 W7 W7 j  M
0 S( q* _( {: T8 a1 ~) I当前在中国大陆,政教关系仍是关系到教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本土教会自出现以来,与政府间少有良好的互动。特别是1950年代以後,教会与政府从未有过合宜的、良性互动的阶段∶或是家庭教会受到打压,或是“三自”教会过於依附或受政府的控制。! I& V2 @" T0 e$ c9 O3 H$ h, Y

: ]7 z* S% |* D- O# Z. `: `9 q其实,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教会与政府之间具有良好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政教分离的原则。不过,要将理论上的原则落实到现实,营造出良好的政教关系,是需要努力的。这虽然事关双方,但教会在这种建造中,要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因为唯有教会最清楚,何为圣经所确定的合宜关系。而建立合宜的政教关系,不仅对教会自身在建制、神学方面的建造有利,同时也能够帮助教会更好地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 g5 x2 p( Z( @+ L( C! w! a5 q- k
8 t, M% e6 |* P, a. Q当然,这3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靠著人手或人的力量能够建造的,必须跟著基督的引导和脚踪,才能完成 对教会的托付。这种建造教会的异象,就如建造那山上的城,展现出的是群体的生活方式,是一座因著基督在此为王,而可以照亮周围地区、让周围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的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4-28 23:05 , Processed in 0.0847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